魅力教师的五重修炼一、合格教师。新教师从学生身份,向“传道”转变,到站稳讲台,大约需要2至3年时间。新教师尽管入职了,但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至少需要3年时间的磨练。此阶段是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合格教师至少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能带好一个班级,对班级管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知道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场所,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在那里学生要交朋友,要游戏,要打架,要了解他人、了解自我。课堂对于学生是多维的。第二,在教学上,能有一个好的班级教学质量。教学中善于将复杂的、晦涩难懂的知识用简单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学生的成绩能有质的提升,并乐意跟你学习。第三,每学期至少能上好一节公开课,娴熟地驾驭教材,并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第四,每学期至少能写好一篇反思文章,通过反思,形成关注教育细节的习惯,走进儿童的世界中去。二、特长教师。每个教师都有其优势教学所在,谁都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以证明自己的价值,赢得他人的尊重。当教育工作了5、6年后,便走进了奋发期,教师则要注重特长的发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长。有的擅长美术,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朗读,有的擅长板书,有的擅长运用多媒体手段。每位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长、爱好等特点,并努力创造条件培养自己的特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去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使用很朴素的教具来组织教学,效果好;还有的教师用美术来组织教学,效果也同样不错。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自己优势的生命体。一个人的短处是相对存在的,只要善于激活自己某一方面的长处。那么他就可能爆发出惊人的工作潜能。发现和积极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有助于形成一个特长鲜明的教师群体。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对青年教师,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形成个人风格做准备;对中年教师,设法帮助他们找出各自的独特风格,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对老教师,在总结他们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加以传播,以扩大他们的影响。我想,把各科教师的长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经过长期的研究、筛选、优化、重新组成,就能成功培育和提炼出根植于学校教师的教育经验,形成并完善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来自这个学校的特长教师,以及他们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若学校的管理者们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尽量为每一个教师提供展现才能的舞台,让教师在这个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一个最好的自己,那么何愁学校没有活力呢?三、特色教师。诚然,做“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应是我们的自觉追求。或许,做一个有特色的教师,是广大普通教师最切实可行的成长之路。工作了10年左右的教师,要关注自己特色的发展。因为特色教师的培养全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它不像“名特优”教师受制于天时地利等主客观因素。特色教师就是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以某种特长优势为突破口“定向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课堂教学进入一个个性化阶段。一名教师能否快速、有效地从特长教师走向特色教师,主要取决于其阅读的程度、反思的程度和实践磨炼的程度。城郊小巷的小饭馆,因厨师有2样拿手的特色菜,而食客盈门,生意红火。一位农村妇女,因为女儿在美国,便想申请美国绿卡。申请表中有“技术专长”栏。她只读完小学,不懂英语。移民官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纸上游动,不到三分钟,就剪出了各式各样的动物图案,张张惟妙惟肖。移民官竖起大指,连声赞叹。她申请绿卡的事就这样搞定了。即便是一些成功人士,申请美国绿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而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却轻而易举地申请到了。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她有一样拿得出手。作为教师,同样需要有一样能拿得出手。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不可能样样精通,但你得有一样拿得出手,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