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攸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学案编号03《鸿门宴》导学案编写人:廖艳红审稿人:朱香梅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2、积累课文1-2段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3、熟读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知识衔接】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载了从传说中()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篇,含()12篇、()10篇,()8篇,()30篇,()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四年(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飨()士卒美姬()卮()酒戮()力鲰()生玉玦()目眦()跽()参乘()()刀俎()啖()樊哙()二、整体把握全文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湖南攸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学案编号03三、研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此其志不在小2、解释下面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使子婴为相(2)为击破沛公军(3)皆为龙虎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未得与项羽相见(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3)范增说项羽曰(4)财物无所取(5)沛公居山东时4、翻译下面句子。(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5、文段分析思考(1)这一段记叙了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的展开起什么作用?(2)文中写到“项羽大怒”,这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什么?四、研读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