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3、古诗两首VIP免费

13、古诗两首_第1页
1/9
13、古诗两首_第2页
2/9
13、古诗两首_第3页
3/9
课题13、古诗两首授课时间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力目标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教学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第一课时一、导语,揭示课题二次备课教育格言:“要成为孩子的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苏霍姆林斯基学过程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板书:莲花)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3、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4、荷花还会结果,它的果实就是“莲蓬”。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1、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2、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以旧带新,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插图,图文结合,知道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荷花的教育格言:“要成为孩子的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苏霍姆林斯基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三、自学讨论,理清层次引导交流: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综合板书:我去看看着想着看着四、讲读课文,入情入境第一节: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2、指点:“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第二节:1、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荷叶();又看到()荷花();还看到()花骨朵输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培养学生想象力,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教育格言:“要成为孩子的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苏霍姆林斯基()。(小莲蓬))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板书:姿态美)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指点:(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7、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教育格言:“要成为孩子的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苏霍姆林斯基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图。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8、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二、复习阅读。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3、古诗两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