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快乐的跳跳糖》设计意图:热爱音乐是每个人的天性,处在幼儿期的孩子更是如此。当他们听到音乐,便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兔子舞》中的一段音乐来作为幼儿学习感知节奏的内容,乐曲节奏感鲜明,幼儿易于掌握,利用幼儿喜欢的跳跳糖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发孩子充分的调动各种感官感受节奏,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和教师、同伴的互动中掌握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感知乐句的节奏,尝试用身体各部位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活动准备:剪截《兔子舞》中有英文说词的一段音乐,。四、活动过程:一、变魔术激发兴趣。1、教师模仿河马先生变魔术变出糖块,分发给小朋友。2、尝一尝跳跳糖,闭上眼睛感觉一下,调皮的跳跳糖都在干什么?(跳舞)3、“跳跳糖想跳舞,我们给它来点音乐。”倾听音乐,感受节奏二、我的身体会跳舞———初步感受音乐节奏(1)头随音乐有节奏摆动。引导语:吃了会跳舞的跳跳糖,呦,你们的头也跟着“跳”(动)起来啦!真可爱!如果跳的幅度再大一点,那就更神气!(2)除了头,还有什么地方想跳舞了?肩膀(动动肩)、嘴巴(动动嘴)、头发(摇摇头)、眼睛(眨眨眼)等等。(3)随音乐让身体上想跳的地方都来开心的跳一跳。三、快乐扭扭跳———根据节奏的细微不同,创编动作组合(1)感受乐句前后节奏的不同。师以“一粒调皮的跳跳糖”入手,示范从“肩膀”(动动肩膀)蹦到“屁股“(动动屁股)上。(2)游戏:我做你猜。听到你们为“跳跳糖”喊GOGOGO,跳跳糖跳得更带劲儿啦!这一次,它又会从哪里跳到哪里呢?我来跳,你们来猜猜看!A.教师表演,幼儿猜。B.幼儿表演,教师猜。(3)听音乐,尽情展现。四、跳跳糖的舞———创设情境,集体舞蹈。大河马邀请“跳跳糖”(小朋友)去大河马的嘴巴里跳舞。(1)幼儿听音乐,根据自己所想的方法在嘴巴里自由舞蹈。(2)开火车在河马“嘴唇”集体跳舞。(3)(声音降低)呀,河马痒得受不了啦!可不能把我们关在它的嘴巴里哦!赶紧回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