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滩中学师德建设现状分析报告为更好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办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学校。我校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研讨会,探讨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同时向学生、家长征求涉及师德规范、师生关系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全面性、真实性,是对我校师德工作的综合评价,能充分反映出我校师德师风工作的真实状况。现将我校师德师风状况分析报告如下:一、我校大多数教师师德高尚,师风纯正调查显示,学生、家长对我校教师师德师风的整体状况持肯定态度,普遍认为绝大多数教师基本能做到既教书育人,又为人师表。如对“科任教师上课是否有迟到、早退、旷课、调课的现象”的调查,调查表明,“偶尔”90%。座谈会上,绝大多数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奉献精神给与了肯定和赞赏。应该说绝大多数教师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并认真贯穿到教学工作之中。大多数教师能基本上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追求较高的精神境界。总体上讲,我校教师师德师风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发展势头是可喜的。二、少数教师职业道德下滑虽然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花费了较大的力气,教师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受社会一些不良思潮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极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如座谈会上,家长对一些返城走读教师频繁调课并且经常早退的现象以及家校沟通多以电话、校讯通等联系方式,教师很少亲自家访的问题提出批评;学生反映较为强烈的个别教师素养不高,板书不工整、照本宣科;个别教师把教学当成是“副业”,不愿上课、也很少批改作业;教师在尊重学生方面还是做得不够的,语言不够文明,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三、存在问题及分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师德素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深远的影响。虽然我校教师师德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职业素养不高、工作敷衍、效率低下、散漫随意等与教师身份不相符的现象。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评估分析,可以得知影响我校师德师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以及对外交往的愈加频繁,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给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巨大冲击,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在教师队伍中有所蔓延。虽然近些年来,教师的待遇有较大提高,但相对于教师职业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责任、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工作难度来看,教师的经济待遇仍显不足。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风气、物价膨胀等不利因素使个别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动摇,未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上来。(二)个人思想认识不够及少数教师的基本道德素质较欠缺,没有作为一名光荣教师的神圣感、使命感,仅将教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责任心不强,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缺乏勇于奉献与爱岗敬业的精神。(三)学校制度不健全、部门缺乏重视师德师风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种主观态度,而教书育人的成果往往伴随着教育对象成长和发展的终生来显现的,因此难以用量化指标来考核。与学校其他教学、管理活动相比较,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不够健全。这种制度的不健全,进一步导致各部门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忽视。四、改进师德建设的思考和对策(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培训机制,充分认识高尚师德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和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对于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教师,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做博学多才的“经师”、精心育人的“人师”、为民报国的“济世之师”。听取模范教师或师德高尚的老教师作讲座;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组织以“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道德书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