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整理一.文学常识《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本文篇幅不长,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它主题思想明确,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三.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四.一字多义(一)之a.齐国之美丽者也(的)b.问之(代词,他)c.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d.俆公不若君之美也(比)e.孰视之(代词,指俆公)f.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g.吾妻之美我者(结构助词,不翻译)h.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i.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j.臣之妻私臣(的)k.王之蔽甚矣(不翻译)l.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m.数月之后(无意义)n.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二)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三)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四)于a.欲有求于我也(向……)b.能谤讥于市朝(在)C.皆以美于徐公(比)(五)修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六)诚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b.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诚心、诚意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表假设,如果、果真五.古今异义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规劝今:讽刺2.窥镜窥:古:照,看今:偷看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天今:明天4.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地土方圆今:地点5.能面刺寡人之过刺:古:批评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6.谤讥于市朝谤讥:古:指责议论今:诽谤嘲讽7.臣之妻私臣私:古:偏爱今:自私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莫:古:没有一个今:不,不要;左右:古:身边大臣,今:方位名词9.虽欲言,无可进者虽:古:即使今:虽然六.句式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七.通假字受:通”授“,赐予,赐给(受上赏)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八.特殊句式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倒装句:1、忌不自信(即“信自”)(宾语前置)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状语后置)被动句:1、王之蔽甚矣省略句1、与坐谈九.内容理解1、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答: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语句是:答: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邹忌以设谕类比的方法进谏的好处是:答: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益于接受。4、邹忌为什么时候么会劝谏成功?答:邹忌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讽谏齐王,他是一位责任感强,远见卓识,能言善辩的贤臣,可见邹忌大胆含蓄的进谏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另外齐王察纳雅言,知错能改,是位头脑清醒的明君,这是成功的次要因素。5、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细致求实,精于思考,能言善辩,巧于讽谏,远见卓识,尽忠尽职,关心国家大事,是个贤臣。6、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英明果断,胸怀宽广,明辨是非,知错能改,言而有信,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个明君。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齐国是怎样实现“战胜于朝廷”的。答:邹忌以生活小事喻国家大事,类比推理,大胆含蓄地指出了国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