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迎面接力教学设计及反思VIP免费

迎面接力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1/6
迎面接力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2/6
迎面接力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3/6
《迎面接力》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瞿利一、指导思想本课是水平二的教学内容,在运动技能上改进跑的技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也是发展和提高位移速度,同时本着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还要在心理、社会适应诸方面整体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的“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组织教学,力求突出学生喜欢观察,热爱做游戏和竞赛的好胜心理的特点,在欢快的学习气氛中构建友好的人际关系,使其身体得到锻炼,心理得到满足,自主意识得到提高。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分析1、重点: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奔跑的位移速度是小学水平二(三四年级)走、跑与游戏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一定形式的快速奔跑,体验跑的姿势,改进跑的动作,从而培养跑的正确姿势。2、难点:交换物时,同伴间的默契性——整个跑的过程中,其他因素相对稳定,但接力主要在交接的一瞬间是否顺利;同伴间选择交接时机是否恰当就要看本组同伴间的默契程度了,是相对比较难的。三、教具移动背投(课件),沙包若干个、排球6只、红色障碍6个、小呼啦圈6个。四、设计思路1、突出教学主题,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对课件展示及游戏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欢快地投入到体育教学的氛围之中。2、突出主题教学,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投准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让每个同学豆油单独运动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水平和能力。3、将体育教学融于游戏、娱乐之中。在集体合作的练习中发展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奔跑和灵敏性以及发展上下肢力量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愉悦身心,调节紧张情绪,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与人合作的社会适应能力。五、教学过程内容1、迎面接力(3)2、游戏:击球出圈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以游戏、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2、运动技能,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自主探索投准的动作方法。3、身体健康,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以及身体的灵敏性和上下肢力量均衡发展。4、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相互配合以及勇往直前,拼搏向上的品质和集体协作的精神。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二、准备活动:1、小游戏;组织:××××××××××××××××××××◎组织:圆形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4、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5、师生一同练习。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2、学生和教师一同做游戏。3、学生认真听讲看示范。4、学生精神饱满。134*8拍9小“听哨跑步”2、小型徒手操。◎四列横队,体操队型基本部分一、迎面接力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三大组,成纵队分别站在排球场两条底线后,各排头拿小沙包,教师发令后,一组中的第一人起跑起将小沙包带至对面与同伴交换后,同伴在开始持小沙包起跑,方法同前一个同学。谁丢掉沙包,谁捡起;从哪里掉,从哪里捡起,后面再继续。组织:×××××××××—————↓↑—————◎○○○○○○○○○1、教师讲动作方法和要领(展示课件)。2、教师将学生分组后再分难度进行接力练习⑴迎面击掌接力⑵迎面交换沙包接力3、教师组织迎面接力教学比赛要求:教师及小裁判做到公平、公正1、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观看图片、文字。2、学生分成3组进行两种练习3、学生进行比赛。4、学生自评、互评要求:不能够太过于兴奋而注意力不集中,遵守比赛规则。33-1783大基本部分二、游戏:击球出圈1、必须站在起掷线后才能投掷。2、不得在沙包未捡完之前下组开始投掷,注意安全。组织:☉☉☉—————↑↑↑—————○○○×××○○○×××○○○×××◎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出示课件)2、老师个别指导。3、找好学生做表演。4、教师进行示范练习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新游戏的创编1、学生分组练习(配乐)。2、精神饱满的组内讨论自主探索投准方法。3、学生再练习4、学生分组讨论创编游戏4-5210中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迎面接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