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践行广东精神,树立师表风范VIP免费

践行广东精神,树立师表风范_第1页
1/2
践行广东精神,树立师表风范_第2页
2/2
践行广东精神,树立师表风范遂城第四小学刘秋玲广东精神概括起来是“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它是对广东人民发展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厚于德”是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具有像大地一样的美德,仁爱奉献,它既是一种美德,也代表了广东人民的追求和情怀。“诚于信”是一种处事的准则,也是一种胸怀的体现,实际上就是要做到真诚、友信。“敏于行”是《论语》里面的一句话:“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指的是一种行事风格,务实、不张扬,却很敏锐地知道世界发展的趋势,敢于先行一步。总的来说,广东精神是一种道德追求,也是一种道德力量,它是不分群体,不分阶层的,在广东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践行广东精神,每一个人都要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更应该起表率作用。这是因为教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起着桥梁和纽带、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修养,树立当代良好的师表风范,为振兴教育做出新的贡献。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弘扬和践行广东精神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四点: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娇艳的鲜花。可以说,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都洒有教师的汗水。教师的汗水不仅洒在课堂上,而且洒在备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谈话等教育的全过程中,洒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没有教师的奉献精神,便没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事业比树木要付出更艰辛的劳动,需要教师对本职工作更加热爱,付出更多的心血。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的事迹:25年前,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汪金权被分配到闻名遐迩的黄冈中学任教。一年后,他主动申请从黄冈中学调到地处偏远农村的蕲春四中,从此坚守在山区的讲台上。20多年来,他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任劳任怨,并拿出自己大部分工资,帮助无数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自己却安守清贫,淡泊名利。他说:“我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个事例就是在告诉我们,特别是那些把教师职业当作是兼职,总是想方设法去钻教育的空子的老师:既然选择了这三尺讲台,就要爱岗敬业,甘为“人梯”,像红烛,默默地发光,无怨无悔地奉献,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欢愉。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用十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事实证明,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所以,让我们对学生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用真诚的爱,宽阔的胸怀和友善的态度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做他们的严师,课余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他们一起劳动、做游戏,当他们最热心的听众,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含有亲情又高于亲情,含有友情又超于友情的师生情。“亲其师而信其道”,一旦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自然就会对老师产生敬意,从而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教师的言行举止,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讨自己。教师的形象是作用于学生的不可缺少的教育力量。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该首先做出表率;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自己应该先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使学生对你口服心服。比如,我要求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我就不会满口粗言秽语,粗暴体罚学生;我要求学生不能乱扔垃圾,我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践行广东精神,树立师表风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