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白露横江古义:2、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今义:一种游戏方式。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今义:失意的样子;完全不知道的样子。今义:貌美的女子。三、一词多义。纵一苇之所如()歌窈窕之章()1、如如泣如诉()2、歌倚歌而和之()沛公起如厕()歌曰()扣舷而歌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倚歌而和之()3、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4、和政通人和()春和景明()月出于东山之上()郁乎苍苍()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知不可乎骤得()5、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乎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托遗响于悲风()相与枕藉乎舟中()于是饮酒乐甚()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举酒属客()2、纵一苇之所如()3、扣舷而歌之()4、山川相缪()5、酾酒临江()6、固一世之雄也()7、挟飞仙以遨游()8、知不可乎骤得()9、而卒莫消长也()10、杯盘狼籍()11、相与枕藉乎舟中()1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3、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4、倚歌而和之()15、苏子愀然()16、正襟危坐而问客曰()17、客亦知夫水与月乎()18、苟非吾之所有()五、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句中加点字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歌窈窕之章②舞幽壑之潜蛟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④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⑤乌鹊南飞⑥侣鱼虾而友麋鹿⑦东望武昌⑧泣孤舟之嫠妇⑨顺流而东也⑩下江陵西望夏口不知东方之既白A.①③⑩/②④⑥⑧/⑤⑦⑨/B.①⑨⑩/②③⑧/④/⑤⑦/⑥C.①③⑨⑩/②④⑧/⑤⑦//⑥D.①③⑨⑩/②⑥⑧/④/⑤⑦2、下列各句按照句式特点分类恰当的一项是()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凌万顷之茫然③何为其然也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⑤而今安在哉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⑧而又何羡乎⑨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⑩渺渺兮予怀客有吹洞箫者A.①④⑥⑦/②⑩/③⑤⑧/⑨B.①⑥⑦/②/③⑤⑧/④/⑩/⑨C.①④⑥⑦/②⑩/③⑤⑧/⑨/D.①⑥⑦/②⑨/⑩/③⑤⑧/④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B.“不绝如缕”在本文中形容箫声细微悠长,而“遗世独立”和“羽化登仙”是脱离人世,升入仙境。C.古人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星宿,“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D.“美人”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屈原在《离骚》中,就曾多次用过这一意象。六、翻译下列句子。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七、翻译画横线的句子。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①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