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负荆请罪》教.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等活动方案导学策略活动一:回忆,了解阅读方法。1.回忆剧本的一般特点及阅读方法。2.组内交流:①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方法;②本课剧本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在,主要人物有。3.班级交流①。活动二:初读,扫清阅读障碍。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描红并识记生字、理解新词。赵国廉颇韩勃上卿毫不惧怕唇枪舌剑老迈昏庸2.组内交流。3.展示课文朗读。活动三:再读,理清故事情节。1.默读课文,思考:①负荆请罪什么意思?②两幕剧分别写了什么?用小标题概括。2.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检测反馈】一、导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二、疏厉害:难以对付。惧怕:害怕。宽恕:宽容。昏庸:糊涂而愚蠢。三、探理解“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2)谁向谁请罪?(3)为什么要请罪?此题不作过高要求。(4)结果怎样?1.选择正确的读音。廉颇(bōpō)避(bìpì)让荆(jīnjīng)条2.填上合适的字。唇()舌()()()相对()()大义()精()神负()请罪宽容()()教学反思5《负荆请罪》教.学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2.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教学重点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等活动方案导学策略活动一:阅读剧本,感受人物形象。1.默读剧本,思考:①蔺相如、廉颇分别是怎样的人?②画出有关语句,把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写在旁边。2.组内交流,练读相关语句。3.全班展示。活动二:品读对话,深化人物形象。1.再读剧本,思考:剧中人物的哪些言行最让你感动?为什么?2.组内合作:①交流思考题。②分角色朗读。3.全班展示。活动三:表演角色,再现人物形象。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仔细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情、动作和心理活动。2.组内交流表演要领,再分角色演一演。3.班级展示,评选最佳主角奖、最佳配角奖和最佳导演奖。【检测反馈】1.“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来源于所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它的意思是,现在常用来形容。2.你读过的《史记》故事有:一、导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二、探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2、廉颇是怎样的人?三、品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四、练1、分角色演一演2、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