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灵镇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执笔人胡建勇审核人2012年4月日课题孔乙己课型新授课课时2学习目标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2、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3、掌握刻划人物的描写方法,深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4、认识小说的主题。课前预习重点难点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2、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联系小说的写作背景,从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环境和实际出发,注意从整体上揣摩、品味语言的含义。相关链接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1、小说的三要素是、和。2、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和四部分。3、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和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预习检测整体感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鲁迅先生对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在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____,字豫才,现代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2写作背景《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所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鲁迅曾说,这篇小说是“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3.为下列红色字注音并解词1、阔绰2、羼3、绽出4、间或5、蘸6、打折7、附和8、不屑置辩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作者为什么给他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有何好处?“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考:2小说写“我”这个12岁的小伙计有什么作用?⑴“我”——12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知⑵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⑶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思考:3、理清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3)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第一层(4-9)交代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第二层(10-11)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第三层(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课堂探究四课堂探究(理情节)思考:1、课文第一部分具体介绍了哪些内容?(1)酒店的格局——人物活动特定的空间(2)故事发生的时间——清末(3)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短衣帮:站、外对比穿长衫:坐、里“我”——线索人物2、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有关孔乙己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找出来并分别加以评析。(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2)酒客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4)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5)孔乙己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