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政治课趣化艺术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陈伟伟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力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指出: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反之,如果在饥饿的情况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从这个论述中,可以看出,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动脑筋。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是靠后天启发、诱导和培养形成的。如果能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就能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关键词:兴趣情感点增力效应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对学生宣传“假、大、空”的套话,进行机械式地灌输。这种教学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人人对政治课望而生畏、昏昏欲睡。甚至政治教师也一度成为迂腐、守旧、顽固的代名词。那么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逐渐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或手段:一、媒体共享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加·戴尔在《视听教学法》中提出了“经验之塔”,他认为教育应从具体经验人手,多媒体处在塔的中层,起到“桥梁”作用。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及与新的教学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我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多媒体的运用,使抽象化为直观,静态变为动态,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多媒体的运用,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我个人认为,这里的多媒体不要仅仅局限于课件,具体来说,可以综合歌曲、图画、实物等等,如歌声给人的感觉是美好的,留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还能陶冶孩子们的性情;简笔画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帮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在教学关于亲情的内容时,学生的家庭就是很好的话题,我和学生都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当作教具,这就很真实,很生活化,效果相当不错。二、活动构建场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活动可分为探究型活动、体验型活动、交往型活动、操作型活动等。老师通过活动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师生间的交往、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在相互帮助中增长知识,强化合作意识。如上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内容时,设计了体验性活动:拍卖活动。一方面拍卖的结果是对竞争能力和要素的讨论,更重要的是,竞拍的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游戏不是重点,不是结果,而是学习的方式和手段。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什么是竞争,我们该如何面对竞争,如何进行合作,学会选择恰当的方式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力求在竞争中双赢。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构建、在活动中发展。喜欢做游戏也是孩子们的天性。精心设计的各种游戏活动,特别是一些心理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还能有效地巩固新知,同时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如游戏的热身效果就极佳,在这一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初中的学生具有好表现的特点,进而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赞扬与肯定的性格特点,因此,我经常给学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