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案课时6、数轴(2)主备人:唐玉芳审核人:周卫国2015年9月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轴概念;2.使学生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材分析重点: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体会课型方法:新课电教手段:投影机前置作业:1、把0℃、5℃、-3℃、-2℃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数轴上画出表示0、5、-3、-2的点,你能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吗?2、任意给出几个数,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这几个数的点,你能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吗?3、思考:数轴上点的位置与它们所表示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教学过程:一、交流展示二、合作探究例1、比较-3.5和-0.5的大小。例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将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0,2,-3,5,-1.5三、质疑反馈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教学案1丹阳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案1、用“>”或“<”或“=”号填空。2、数轴上表示–5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的距离是。表示–10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的距离是。由于表示–5的点位于表示–10的点的侧,所以–5–10。3、数轴上的点和点分别表示与,哪个点离原点的距离较近?与哪个数较大?4、已知a、b、c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0<c<a(B)a<c<0<b(C)a<b<c<0(D)0<c<a<b5、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6,1.5,–6,,0,–0.5,6、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______.7、数轴上有A、B两点,如果点A对应的数是,且A、B两点的距离为3,那么点B对应的数是_________。课后作业: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教学案2丹阳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案1.由于数轴上没有最右边的点,所以没有最大的正数,但有最小的正数。()2.由于数轴上没有最左边的点,所以没有最小的负数,但有最大的负数。()3.。()4.如果,那么是负数,是正数。()5.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所表示的数是()A、正数B、负数C、不是负数D、不是正数6.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两个不同的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同一点表示C、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D、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1大6的数是7B、数轴上表示-3.5的点在原点右边3.5个单位C、-3<-2<0D、有些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8.比较-1,-0.5,0,0.01的大小,正确的是()A、-1<-0.5<0<0.01B、-0.5<-1<0<0.01C、-1<0.5<0.01<0D、0<-0.5<-1<0.019.在下列各题中,用“>”或“<”或“=”号填空。;;;;;10.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_____;最小的负整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负整数,_____________最小的负数。(填“有”或“没有”)11.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侧,距原点的距离是,表示-4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的距离是。12.与原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有个,它们分别表示有理数和。13.在数轴上,A点表示3,现在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再向左移动12个单位,这时A点必须向移动单位,才能到达原点。14.大于的所有负整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教学案3丹阳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案大于而小于的所有整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16.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1)6,1.5,–6,,0,–0.5,(2)+3,0,-3,1,-3,-1.2517.在数轴上有M、N两点(如图),请回答:(1)将M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点M表示什么数?(2)将N点向左移动2个单位,点N表示什么数?(3)将M、N点怎样移动才能使它们表示的数是0?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教学案4ab-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