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说说那些在教学中丢了的“西瓜”VIP免费

说说那些在教学中丢了的“西瓜”_第1页
1/4
说说那些在教学中丢了的“西瓜”_第2页
2/4
说说那些在教学中丢了的“西瓜”_第3页
3/4
说说那些在语文教学中丢了的“西瓜”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邹月芳摘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在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自认为花了力气,其实不过是以放弃了“西瓜”为代价,抓在手里的一把碎芝麻而已。一.和完成习作相比,学会观察才是“西瓜”。二.和完美答案相比,深入体验才是“西瓜”。三.和教师立场相比,生活立场才是“西瓜”。经典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它总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不断地重新认识,焕发出勃勃生机。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意思是抓住了小的,却把大的给丢了;重视了次要的,却把主要的给忽视了。比喻做事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我们在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呢?诚然,语文教学承载着很多重任。“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花了力气,立了大功,津津乐道,念念难忘的,其实不过是以放弃了“西瓜”为代价,抓在手里的一把碎芝麻而已。一.和完成习作相比,学会观察才是“西瓜”。苏教版三上的习作四,我教过好几次。每一次都教得囫囵吞枣,孩子们也学得不得要领。大概有以下几种通病:首先观察不够,想象来凑。一方面城市的秋景分界不是很明显;另一方面孩子也的确不会观察。于是,观察草草过场,连猜带想的就那么编吧。其次篇幅不够,摘抄来凑。孩子不会写怎么办?现成的可模仿的材料有很多。于是观察就搁置在一边了。还有就是老师急于求成的心态,总想着多快好省,带领孩子观察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赶工期,走过场也是有的。学生为了凑字数将一些生长在北方的农作物,如高粱等,硬生生的搬到南方来;果园里也来个大杂烩,不管时令,不分区域,瞎写一气,这样的文章看起来辞藻华美,但是真的禁不起推敲。作为老师却什么都没做,真是深感惭愧。这促使我再次追问哪些貌似司空见惯的教学下所隐含的深层意义。首先,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观察习惯,比写成一篇看上去很美的文章更重要。《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儿童:“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由此可见,仔细观察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写得好不好,实际上不是一个“写”的问题,而是一个观察的问题,学会了观察,并注意积累,写作自然也就不难了。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次,不要总抱怨孩子们不会观察,也许我们真的某没有教会他们正确的方法。于是我尝试层层递进地指导孩子们观察。(见下表)学观察会观察内容目的学生活动1看一看提出观察要求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按要求自己观察2说一说交流观察结果渗透观察方法口头交流见闻3走一走带领孩子实地观察教给观察方法完成习作4探一探指导局部细化的观察学习细致观察二次习作5想一想要求自主观察生活自觉实践观察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自觉观察,积累素材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让孩子们在生活实践和阅读活动中逐步建构并储存一定量的生活化的图景和“语言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机观察,随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二.和完美答案相比,深入体验才是“西瓜”。有时候,语文教学更像是一场以教参上完美答案为终点的寻宝游戏。当学生回答到哪个预先设定好的点时,似乎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大功告成。真的是这样吗?教学《“蚁国英雄”》一文,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说说那些在教学中丢了的“西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