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就是歌,诗就是画——综合课案例丹徒区实验小学谭学健《祖国万岁》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练习三上的一首抒情诗,诗歌内容激情奔放,起伏有致。通过赞美辽阔壮美的土地和气象万千的景色,教育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一、设计理念:新课标积极倡导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能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而音乐与美术这两门学科是富有艺术美感的学科,能陶冶学生的身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了轻松、自然、开放的、富有美感的学习环境。二、达成目标:“每一首诗都是一首优美的歌,一副绝妙的画。”因此,这节课我试图通过电教手段,将音乐、美术与语文进行合理综合,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美术之美的同时,感受祖国之伟大,祖国语言文字之美,达到训练学生朗读与背诵能力,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目的。三、综合学科:音乐(欣赏、歌唱)美术(绘画、欣赏)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庆国庆的图片、歌曲《歌唱祖国》。学生准备;搜集我国风景名胜的图片与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音乐,感受祖国(播放庆国庆的热闹场景图片,配合歌曲《歌唱祖国》)看完这一副副热闹的场景,欣赏完这一首动听的歌曲,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员,在当时的情景之下,你最想说什么?(板书:祖国万岁!)【设计解说:图片与歌曲的运用渲染了气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二)、画一画祖国的形状我们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黄河之水养育了我们,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们都能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知道祖国的版图是什么形状吗?你能画一画吗?(请同学上黑板来画)【设计解说:让学生明白祖国地图形状,就像一只雄鸡,美丽而威武,热爱祖国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一次培养。】(三)、在配乐朗诵中,整体感知诗文。1、欣赏教师配乐朗诵《祖国万岁》2、听了这首诗,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儿?(让学生各抒己见)3、在这首诗中最能概括全诗内容的诗句是哪一句?(“我们的祖国辽阔壮美!”)板书:辽阔壮美【设计解说:配乐朗诵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印象。】(四)、展示图片,品味“辽阔”。1、大声朗读全诗,找一找哪些词句是赞美祖国土地辽阔的?2、投影:“从……到……从……到……在我们祖国宽广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姐妹。”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来赞一赞我国土地的辽阔。3、实践练习: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许多风景奇丽的地方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如果远方的客人来到我们国家,你能否做个小导游,向他们介绍一些旅游的好去处吗?(同学们以小导游的身份,将自己搜集的图片与资料进行展示并介绍。)4、祖国的景色美丽,地域宽广,我们该如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评议、提高→齐读【设计解说:图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小导游们的介绍,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位于我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这些风景名胜有的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的则展现出我国不同的气候特点或地质变化,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祖国的“辽阔”被表露得淋漓尽致。】(五)、描绘祖国,感受“壮美”。1、再次朗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诗句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壮美。(“春天漫山杜鹃,秋来满园丹桂,夏有出水芙蓉,冬有傲雪红梅。”)2、全班分四个小组,同学们用彩笔在雄鸡图上绘出祖国的春、夏、秋、冬四季图。3、比较春、夏、秋、冬这四副雄鸡图。杜鹃——热情奔放;丹桂——芳香四溢;出水芙蓉——清高典雅;傲雪红梅——坚强不屈。这四种花卉不仅能体现祖国一年四季的美丽,也是中国人民高贵品质的象征。4、请同学们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来朗读这四句话。【设计解说:这部分的结构是读文→绘图→感悟,先将文字转化为图画,再通过比较图画来感悟文字,图画成了诗文与读者间的一道桥梁。】(六)、配乐朗诵,歌颂祖国。1、巍巍青山,滔滔江水。我们的祖国辽阔壮美,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热爱之情来朗诵这首诗(配乐朗诵)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