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探薄弱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路VIP免费

试探薄弱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路_第1页
1/3
试探薄弱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路_第2页
2/3
试探薄弱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路_第3页
3/3
试探薄弱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路随着近年来区域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推进,很多学校面临着即将拆并的困境,这些学校的教育投入也就处于基本停滞的状态,一些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老师纷纷流向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力量薄弱,也就导致了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下滑,紧接着大量优质生源的相继外流,恶性循环,也就产生了一大批各个方面都相对较弱的“薄弱学校”:教学设施弱,师资弱,生源弱。笔者就是处在这种“三弱”的薄弱学校中,与以往相比,感觉到了起步的艰难,迈步的艰辛。笔者从事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面对如此困境,也少不得仰天长叹。可面对“嗷嗷待哺”的学生,身为读圣贤书之人,“教书育人”为第一要务,学校弱,我们不能弱,埋下头来,克服困难,钻研教法,研究学生,深入探讨,誓要闯出一条薄弱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路子。些许心得,总结如下,与君共商,望君斧正。一、充分准备,合理调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在我们这种薄弱学校中,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如何充分准备,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1.备课备学生。教育界早已提出备课“备学生”这个理论。在我们这种薄弱学校,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面对是这样一群学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学习、行为习惯差;由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整个群体注意力涣散,听课效率低下;大部分同学习惯于简单的思维模式,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操作能力也相当欠缺。这样一群特殊学生需要有特殊的备课,所以我们除了要备这些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常规因素外,还要针对这些学生的优缺点,作出预先的一些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这些学生注意力涣散,我们要采取哪些方法,是否可以嵌入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入教学过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等等;针对他们想像力、观察力欠缺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采取诱发引导的方式等等。总的来说,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这群薄弱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起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考虑每一个细节上的学生们可能出现的特殊现象,想方设法,尽量减少在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教学效果的人为损失。大家知道,每一个个体和群体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只要刻苦努力,克服困难,充分挖掘这些学生身上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在这些学生身上得到足够的体现。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孺子尚可教也”,就是这个道理。2.合理调配。国家教学大纲规定:《信息技术》教学课时中的70%应是上机课时,这一条规定明确计算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计算机的优劣很大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现实情况是,在我们这些薄弱学校,学生们使用的都是若干年前配备的低配机器,开机时间就得两三分钟,其他现象由此可窥见一斑了,设备的老化致使我们还得随时面对计算机瘫痪的问题。在这种现状下,笔者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1)注意维护。开车的同仁们都知道,车要开得好,平时保养很重要。计算机也是这样,尤其对这些“老掉牙”的计算机,平时的保养尤为重要。如何尽量减少上课过程中计算机“闹情绪”的现象,笔者采取以下这些方法:平时定期开机检查,仔细检查每台计算机的运行状况,及时排除发现的问题。每天上课前,提前打开计算机,再次检查有无影响教学过程的隐患存在。我们通过平时的保养,基本可以把计算机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2)合理调配。虽然经过平时的保养,计算机在教学过程出现“卡壳”的现象较为少见,但万事皆有可能,要有一个完美的教学过程,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笔者会在每个学期的第一节实践课前都会安排一节“上机培训课”,培训学生在“实践”课中要注意的问题和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1)提前进机房,确保完整的上课时间;(2)进机房即开机,防止开机时间过长造成上课时间的缺失;(3)遇到计算机运行速度过慢造成的“卡壳”如何平稳过渡;(4)分配机位,固定组成合作小组,规定由于“掉链”机器的学生如何在合作小组内合理调配;合作小组时尽量男女搭配、好差搭配,取长补短,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5)规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上课纪律,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因素。笔者发现,通过以上这些的调配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试探薄弱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