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一苏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说明]识字教学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创新点,它将生字融入了词语,又将单独的词语串联成了具有拓展空间的词串。因为词串的新颖和朗朗上口,小朋友们在学习的时候就格外地有兴趣,因此,如何设计好识字教学课需要好好动动脑筋。[教学目标]1.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2.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开火车读生字。(包括双线格中的三个生字。)小朋友们开火车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他们读得对不对。2.读词语,并找出对应的图画。(将抽象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事物,帮助理解记忆。)二、熟读课文。1.看图读课文。(1)想一想,春风是怎样的,它和冬天的风一样吗?教师说一说句子“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然后请学生来说说你感受到的春风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说春风是“母亲的手”?春雨又是什么样的,你能用“春雨像……”说一说吗?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行词串。(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就像放电影一样把读到的词语在头脑中展现出来)(2)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是什么姿态呢?(生会联想到曾经学过的歌曲《柳树姑娘》,可以让他们唱一唱,然后再说一说歌里的柳树姑娘在春天里是怎样的。)找一找图上的嫩芽,说说嫩芽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嫩芽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形状又是如何的,你看见那么柔弱的嫩芽有什么样的感觉。)有感情地读一读词语“嫩芽”:用你的语言表达出你对嫩芽的喜爱和小心的呵护。(3)布谷:你在哪儿听说过或见过它。对它有什么了解吗?(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有关布谷的童话故事和歌曲。)师总结:布谷鸟又叫“杜鹃”,它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鸟儿,我们要保护它。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布谷鸟都会欢快的叫着,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所以,它是一位人见人爱的报春使者。说一说你心中小燕子的模样。还有的小动物也出来迎接春天了,你还知道哪些吗?(生说)这些小动物真可爱啊,喜爱它们吗?读出来。(4)看图,分清梨花、桃花、杏花。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分辨这三种美丽的花。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除了这些花外,你还知道哪些花在春天开吗?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生说,师评价。春天的花儿开得多么的美丽啊!小朋友读得越有感情,那老师看到的花会越美丽。(5)总结:课文里描绘的春天多美啊。美在哪儿啊?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说,春天美在哪儿呢?师总结:春天是五颜六色的,有嫩绿的树叶和小草,有雪白的梨花,有粉红色的杏花和桃花。春天有着许多悦耳动听的声音:轻轻的风声,细细的雨声,布谷鸟儿的叫声,燕子做窝时的歌声,还有蜜蜂劳动时发出的嗡嗡声……小朋友们,这么美丽的春天你能把她读出来吗?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说说读得好不好,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师范读。生自读,指名读。(让学生在一遍的读中领悟到春天的美丽,并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内心的感情充分的表达出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2.试背诵课文。3.看图说说四行词串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在一起的。4.小朋友,你们仔细看一看,我们的课文有四行,每一行词语有什么特点?(根据天气、植物、动物等归类排列。)你能根据规律为每行再补充一些其它描述春天的词语吗?(初步向学生教授关于归类的知识,让学生对同类词语有一个大致的印象。)5.课后制作一张关于春天的小报,用上自己的词语。(活学活用,把生字和景色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设计意图:如果仅仅把课文的教学停留在识字、读词上,那词串的安排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通读全篇,虽然表面只是一个一个看似独立的词语,但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词与词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每个词都在描绘着美丽的春天。教学时我以有着共同特征的“行”为单位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由词语联想到具体的事物,再拼合四行词串,在脑海中描绘出具有春天特征的画面,从而将文中的插图真正印刻在心里。这就达到了教学的另一个目标:让学生能将春天的景物与刚刚学会的词语相联系。词串的妙处还有一点,那就是它从组织上说没有课文那么紧密和连贯,但又因为它的留有空白,给教师和孩子以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