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义学习目标:1.说出重要句子的类型。2.掌握做理解概念、重要语句题的方法技巧。学习重点: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一般方法。学习过程:一:了解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义是论述类文本“理解”层级中的两个重要考点。对于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这些概念或表示特定的意义,或表达丰富的内涵。在实际考查中,主要是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概念的内涵主要指概念的本质特征、功用、原因等,外延主要指种类、数量、条件等。对于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富有表现力,或结构比较复杂。在实际考查中,多选择能够表达作者所持的观点或是概括文中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知识梳理所谓“重要概念”,指的是:①表现主题思想的词语,②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③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④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理解重要概念,要注意它在文中的含义。因为考点强调的是“在文中”,故在理解时,既要注意它的“词典义”,更要注意它的“语境义”。要把“重要概念”还原到文本中,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理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语句类型及其相应方法(1)表现作者主旨观点或情感的语句这类句子往往在文章的“起”和“合”处,或文章标题中。作为观点的句子要寻找支撑论点的论据,把握阐述观点的理由,通常要分析作品结构,将文本切分成几个层次,再根据层意把握内容要点,寻找文中相应的解释。(2)揭示段意和文意的语句相比较而言,这种句意理解研读的区间不是整个文本,而是文本的局部层次乃至于某一个语段。我们同样可以将揭示段意和文意的语句看成小论点,然后对所关涉的段意或文意作切层处理,分析写了几层意思,分析出来的层意就是给出语句所包含的丰富内涵。(3)含有修辞手法的语句对这样的语句,首先要判断它是否为表现作者观点态度或感情的语句或揭示段意和文意的语句,如果是,先按上面所说的解题策略思考答案;其次根据修辞格的构成作具体解说,尤其要注意对比喻和象征的深层含义的把握。二.前提测评纯朴的嗜血者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葬送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托出了一个“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来是“排头砍去”,而且动不动就“杀得手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连那个年仅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的死也径直写作“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制造这一幕的正是“黑旋风”!也许为了逼使朱仝上山入伙,无论哪个梁山好汉对一个小孩的生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但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李逵崇尚暴力,流血越多,越是兴奋,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充满无赖气息,反而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他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