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师:大家告诉我,今天我们讲什么课文?生:《曼谷的小象》。师:谁想上台露一手?(一学生举手)好,你来,请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大家看他那个“曼”字怎么写。先写一个……(生接:日)日下面是个……(生接“四”)最下面是什么字?(生接:“又”字)“曼谷”是什么意思?生:曼谷是泰国的首都。师:对,从这儿坐火车到上海,然后坐轮船一直往南走,进入南海,绕过越南往北拐,一进泰国湾,就快到曼谷了。但是,什么叫首都呢?生: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就叫首都。师: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不一定吧?我们国家领导人住在中南海,中南海是我国的首都吗?美国总统住在白宫,白宫就是美国的首都了?俄罗斯总统住在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就是俄罗斯的首都吗?究竟什么是首都?生: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师:还不太确切,应该说国家最高政府所在的城市,国家领导人办公的那座城市叫首都。其实“首都”这两个字中,有一个字就是城市的意思,知道是哪个字吗?生:“都”字。师:对,用“都”字组个词,表示城市的意思。生:都市。师:对。生:成都。师:也能说得过去,可以理解为“成功之都”嘛!生:首都。师:当然对了,国家的第一城市,首要城市嘛!生:都城。师:可以,就是首都。过去也叫国都、京城,有时还可以叫京都。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生:曼谷。师:再说一遍,曼谷是泰国的什么城市?生:泰国的首都。师:我们讲的是曼谷的什么?生:小象。师:(指在黑板上写课题的学生)她写字写得好不好?生:不太好。师:太苛刻了,我就觉得她写得不错。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生:“曼谷的小象”。师:你们只是把这五个字读出来了,我从你们读的声音中没有听出来对这个小象的喜爱。能不能让我在你们的语言中听出来你们对这个小象的喜爱?生:能。师:谁来读一下?(一学生读课题)师:好不好?生:好。师:谁能比他读得还好?(一学生重读)师:这次读得不好,再读一次。(学生重读)师:这次好。(多次让学生站起来读,都读得不错)很好,大家读。生:曼谷的小象。师:读过这篇课文没有?生:读过。师:还想不想读?生:想。师:还想读就打开书,听我说,读一遍课文就坐好,怎么读呢?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完了,你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各自读课文)师:我告诉你们,读完了课文就不能悄悄坐着,应该想说点什么。你从书里看到什么了,想到什么了,想说什么呢?都可以说,谁想说话?生:我知道了小象用它的长鼻子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了。师:对不对呀?生:对。(教师请学生板书“拉汽车”)师:而且她把这一课最主要的事儿说了,谁还想说?生:我知道了小象先吸水,伸直鼻子把车身上的污泥冲干净了。师:他又说了一个“洗汽车”,行不行?(请学生板书“洗汽车”)生:行。师:还有什么?生:我知道了曼谷有一只能听懂人话的小象。(教师请学生板书“小象”)师:对,它干了这两样活对吗?还有谁?生:我知道了阿玲乐意帮助人。师:对,阿玲乐意帮助人。(请学生板书“阿玲”)生:我想知道“颠簸”这个词怎么讲。师:你把“颠簸”这个词前前后后的句子读一遍。生:(读)“清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师:在什么样的路上走啊?生:在高低不平的路上。师:你要是坐上汽车在平平的柏油马路上走,那种感觉你还记得不记得?生:记得。师:那你坐汽车下过乡吗?走过高低不平的路没有?生:走过。师: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是什么感觉?你过前面来,(让学生坐在台前的一把椅子上)这是汽车,我现在是司机,现在汽车走在平整的大道上,你是什么感觉?生:很舒服,想睡觉一样。(众笑)师:现在汽车出了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高低不平,你是什么感觉?(教师在后面上下左右晃动椅子)生:很颠的感觉。师:很颠是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坐在椅子上一弹一弹地做样子,引起师生的笑声)师:颠簸是什么意思明白没有?你给讲讲。生:是坐在车上,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颠得屁股疼……(众笑)师:是这个意思不是?(生答:是)谁还想说?生:我想知道,小象为什么能听懂人话?师:这个问题你先记住,一会儿课堂上会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