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喝彩中成长——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摘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叹的话语,一丝不经意的微笑,往往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我们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即使他们的见解不够完整,我们也应给予鼓励、赞赏而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潜能往往就是在这种激励中被激发。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抓住每个人的闪光点,激励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认识生命中最熟悉的东西,体验表现、创造和玩的乐趣。[关键词]激励性评价闪光点个性创新《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展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鼓励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而现行的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评价以技能评价为惟一标“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准;二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三是只有教师评价,没有学生评价。四是只有作业评价,没有相关的美术活动评价。五是评价过于简单,草率,不着边际。这与新课程理念是完全相违背的。所以我们教育者要善用激励性评价,多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做一根火柴,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种,构建全面、完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一、兴趣激励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就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可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用激励性评价,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适时鼓励学生,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简单地讲,就是要让学生找到感觉,找到那种“我是最棒的”,踌躇满志,充分表现自我的感觉。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因此,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我总是抓住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进1行适时的激励性评价。我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得到肯定与表扬。如在教学《三原色》一课时,学生兴趣很浓,都想亲自动手调一调颜色,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他们动手试一试,这样一来,连平时较内向,不爱参与的同学也十分热情,学习效果很好,喜悦洋溢在他们的小脸上,学生主体性的体验越来越强烈,从而使教学内容向纵深方向发展。二、个性激励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是否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个性的发挥。其实,美术课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月亮会笑,云儿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如:《我设计的帽子》一课,有的学生设计了有照明灯的帽子,有的设计了可以变形的帽子,还有美容帽、音乐帽、变色帽、挡雨帽等等。又如:《怪兽》,众多的学生除了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外,还采用泥塑、折纸、搭积木的方法来造桥,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就要充分肯定其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及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甚至有时可以“过分”肯定。三、评价激励教师与周围同学的正确评价能使学生有一种满足感。作为一位教师,一定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也许你的肯定能使他们信心百倍,也许你不经意的否定能使他们眼中闪动的光芒变得暗淡。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理解不同,他们往往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评价中不能采用横向评价,不能和周围同学进行比较,这样往往会使他们感到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