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让作文与生活结伴同行(2)VIP免费

让作文与生活结伴同行(2)_第1页
1/4
让作文与生活结伴同行(2)_第2页
2/4
让作文与生活结伴同行(2)_第3页
3/4
让作文与生活结伴同行如皋市雪岸镇中心小学季梅[摘要]:面向生活,自由表达是现在作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作文矫饰与编造,抄袭与仿作屡见不鲜。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的作文富有生命的活力,充满绿色的气息呢?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只有以生活为抓手,带领学生走近生活,走进生活,表达生活。与生活结伴同行,学生的作文才能弥漫着浓浓的生活味。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走近走进表达一、走近生活,让生活成为写作的需要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作文是生活交际和交流的需要。学生应为需要而作文,不为作文而作文。记得每次作文课,孩子们都眉头紧锁,冥思苦想,半天也写不出几个字。即使写了的,内容也都很空洞,凭空捏造,毫无真情实感。回想孩子们课后聊天的情景,那可真是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差啊。为什么写起作文来,就与自己原来的期望大相径庭,一个个写得索然无味呢。我想,问题肯定不在学生那儿,关键是我没有把握好学生写作的契机,没有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写作热情和兴趣。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热情呢?空洞的说教肯定效果不佳,于是我将作文训练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我做了个有心人,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和社会,关注生活,寻找良好的写作契机。比如生病了需要休息,请给老师写一张请假条;休息时给外出打工的爸爸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开心时,将自己内心的喜悦与全班分享……六一节即将来临,学校号召每班同学都要准备丰富多彩的节目,以班级为单位庆祝自己的节日。我想,机会来了。在同学们精心准备节目的同时,我提出建议:这次活动由他们自己布置环境、主持,包括邀请哪些老师参加……角色的转换使同学们兴奋极了。这时,我提出建议让他们自己练写联欢会的串词,学生们听后跃跃欲试,写作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此时,他们俨然成了主持人。同学们着实懂了一番脑筋。瞧!他们所写的串词不仅前后连贯,而且节日气氛热烈,深深感染了我。“六一的歌儿是甜甜的,六一的花儿是香香的,当鲜红的太阳跃上地平线,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这是多么快乐的一天啊!因为今天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在这欢乐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祝愿:全世界的小伙伴们节日快乐!”“小鸟在广阔的天空自由飞翔,今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明天要象勇敢的海燕一样去搏击风浪,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妈妈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富强。请欣赏舞蹈《飞翔的海精灵》。”活动前夕,我及时提醒学生在自己设计的邀请卡上写上真诚的邀请,并送给受邀老师。活动结束后,我又适时引导学生将这次活动写下来告诉自己的家人。结果,同学们个个信心百倍,兴趣盎然。他们时而托腮回味,时而埋头书写。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充实,洋溢着内心的喜悦。生活中写作的契机有许许多多,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近生活,这些契机就会变成写作的动机。二、走进生活,使生活成为写作源泉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脱离了生活,写作教学必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今小学生的生活极为单调,家庭—学校—家庭,仅保持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严重偏离了“生活本源”。这也是作文起始阶段,孩子感到没有作文内容,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原因。难怪学生写好人好事,十有八九是拾金不昧;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冒雨背学生去医院;写人物外貌,女性总是“水灵灵的大眼睛”,而男人一律是“目光炯炯有神”……陶行知先生曾强调“从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我们要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搬到”实践当中,“用生活来教育”。班级可开展各种活动,如:观察大自然的春华秋实、重阳节慰问老人、诗朗诵、拔河比赛等,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我们应指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使习作更具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有“米”可炊,有“米”想炊,有“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让作文与生活结伴同行(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