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一)解读有度,灵动有趣——《皇帝的新装》观课有感看了叶敬国老师执教的《皇帝的新装》一课,不仅对童话教学的研究问题有了深切感受,也对叶老师的研究意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感佩。叶老师的课,紧扣童话单元的研究主题,即,童话解读“度”的把握,童话教学中的儿童立场,童话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适度解读文本,提升了作品的文本价值,直击语文教学的核心。叶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了教学思路的灵活性、文本解读的深刻性和学生活动的丰富性。其灵动性体现在这节课不同于以往梳理情节的教学思路,而是创新设计,将不同人物对待新装的态度作为教学线索,从不同的视角入手,与学生一起探究文本,分析人物性格,揣摩“新装”折射的人性。骗子嘴里的“新装”,成人眼里的“新”,小孩眼里的“新装”,皇帝心中的“新装”,几个视角相对独立,又自然衔接,环环相扣,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学生通过阅读视角的转换剖析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文本主题的深刻性体现在叶老师不仅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还让学生理解了要消除人性中虚荣、虚伪的弱点,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这是跨越人类发展史的一个永恒的课题。这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深刻体现。学生活动的丰富性体现在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养的训练,特别是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角色理解模拟表演等,转化对文本阅读的理解,转化阅读的内心体验。总之,叶老师紧扣童话教学的目标和童话教学研究的三个问题,艺术驾驭课堂,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语文教学达到了理想境界。观课后受益匪浅。(二)本节课朗读指导的新颖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用夸张的语气读出童话中夸张手法的表现力。课堂有三个例子:一是指导学生用夸张的语气读皇帝酷爱新装的句子,突出“每一天,每一点钟,都在”这几个词,用夸张的语气把一个不理朝政,爱慕虚荣的皇帝表现了出来。二是老大臣夸新装的语气词,指导朗读时,要求变调处理“哎呀”这个语气词,夸张的上扬的语气词的演绎,突出表现了老大臣的虚伪的官性。三是老百姓评价皇帝的新装的模糊夸赞,“多么美……多么……”的两个副词的夸张朗读,表现出成人世界的从众虚伪。这样的朗读指导形式多样,效果显著,趣味盎然,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