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VIP免费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_第1页
1/1
知识结构学案整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1.政治:农奴制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2.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资金、原料)3.思想:出现了要求改革的新思潮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时间1861年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性质封建地主阶级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1.经济:(二一九法令)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土地仍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③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评价:进步性:①使广大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②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③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局限性:①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农民仍然受到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②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③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赎买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2.政治:①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②司法制度方面,废除原来按照等级审判的制度,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③在军事、教育等方面也实施了改革。——推动了政治的近代化1.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推动了政治的缓慢变革(1)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2)改革后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农民受到的压迫、剥削仍然十分沉重。(4)改革后俄国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