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安排数的认识:20以内的数数的运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求总数、求剩余的实际问题常见的量:整时和大约几时“数与代数”领域上、下、前、后、左、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空间与图形”领域有趣的拼搭丰收的果园“统计与概率”领域分类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简单的统计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各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提供的场景中分别数110个物体的个数。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一单元数一数1.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2.让学生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3.可以组织数现实物体的练习。P002-003一、教学内容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二单元比一比1.在复杂的情境中提供比较的内容。2.把比较方法的探讨作为教学的重点。P004P005组织活动3.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P005P006看图判断P006一、教学内容把一些东西按某种标准分类。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三单元分一分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P0072.练习安排层次清楚。(1)给定标准让学生分类。P007P008(2)自选标准分类。(3)把分类方法用在现实生活中。P008P008一、教学内容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四单元认位置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习活动。P0092.只选择位置关系十分明显的素材。P010第五单元认数(一)~一、教学内容认识10以内的数。分六段安排:(1)认识15各数;(2)认识几和第几;(3)认识数0;(4)认识=、>、<;(5)认识69各数;(6)认识数10。~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认识数时逐步抽象、概括,让学生充分感受数的意义。2.重视写数教学。P0113.重视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认识几和第几区分几和第几运用几和第几起点约定俗成P014P014P014起点自定起点题目中给定P015P014P0154.多方面展示0的含义表示没有物体P016表示起点体会0的其他含义P016P0175.直观展示比多少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P018P0196.教学10的认识时渗透10个一是1个十。7.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1)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感受其数值。P024(2)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3)掌握数序。(4)用数表述信息。P022P025P025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六单元认识物体1.创设堆积木的情境引入新课。2.教材的呈现顺序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P026P027教材呈现顺序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积木分类分离出研究对象观察某类积木形成实物表象呈现图形形成一般性表象命名形成概念举例扩大概念外延3.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形体左右几和第几变式分类填表P027P0274.安排动手操作型的实践活动。P028-029注意(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2)课堂上创设宽松的活动空间。根本目的: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标准》)一、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组成。分四段安排:(1)4、5、2、3的分与合;(2)6、7的分与合;(3)8、9的分与合;(4)10的分与合。第七单元分与合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提供了由分实物到分解数到合成数的数学活动线索。逐步抽象一式两用P0302.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P030P031(1)由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2)由分好实物让学生填数,到让学生自己分实物自己填数。3.逐步提高数学活动的要求。“”“”P032(3)逐步提出有次序地分的要求。P035P037玩数字卡片4.让学生有兴趣地练习和记忆。对口令找朋友猜一猜P031P036P037P038P034P036一、教学内容加、减法的含义,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求总数、求剩余的实际问题。分成九段安排(1)5以内的加、减;(2)有关0的加、减;(3)有关6、7的加、减;(4)有关8的加、减;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5)有关9的加、减;(6)有关10的加、减;(7)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8)求未知加数;(9)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二、教材编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