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目光的“杀伤力”江苏省如皋市丁镇初级中学张敬国【摘要】一般说来,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总是习惯以冷峻目光注视学生,这样,以增强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畏惧感,从而树立自己威严的形象。的确,学生很怕,对管理班级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更多的却是负面影响——破坏了教育民主,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的态度是少用甚至不用威严而冷峻的目光。【关键词】目光杀伤力民主和谐个性与大多数教师一样,我也崇拜师道尊严。觉得: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有了畏惧感,才知道什么是尊重,老师也才能搞好教育教学。否则——一切将是空谈。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虽说平时与学生有说有笑,平和得很,但一到教室,特别是当教室有一点骚动时、一见到学生犯了错误时,便“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势:面色冷峻而肃杀;犀利而又充满责怪的目光直逼学生;一言不发。“此时无声胜有声”——每当此时,学生总是躲避目光,低下头,充满歉意,充满愧意。而我,生气的同时也暗生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快意与自豪,总以为:老师做到这份上才叫炉火纯青,才叫“境界”。然而近年来,我却一直在思索老师严厉目光的利与弊。应该说,治理班级如果没有一位有点威严的老师,或说有点威信的老师,是很难让学生都做到遵章守纪的。对调皮的、难能守纪的学生,老师不打不骂,甚至不责怪,只是以犀利的目光予以注视,以严肃的面孔对待,有效且不过分。但老师严厉的苛求的目光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弊。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对象地滥用自己犀利的目光,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凶脸孔,当学生有了哪怕是一点点小错时,总是声色俱厉,对学生是不利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反映。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面或侧面,学生曾表明过——“怕”我、“怕”我们教师的“可怕”的目光。好一个“怕”字,它道出了师生关系的不正常,道出了老师威严目光对学生的杀伤力。我认为,老师犀利目光对学生的“杀伤力”具有以下几点:第一,破坏了教育的民主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教师的教育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以理疏导,循循善诱,促使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师决不能以学生是孩子而以“大人”、“长者”自居,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压制的方法来对待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教育的民主呼唤教师与学生人格均等,要求我们教师与学生平等对待,要充分的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1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教师不仅仅不可以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也不可以侮辱学生,对学生进行精神折磨、“心灵施暴”。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还应是教师虚心向学生学习,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在发生问题时,师生之间要善于民主讨论,服从真理,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风尚。老师不问原委、不分青红皂白,用犀利的目光较长时间的直逼学生,特别是直逼还没有犯错的学生,显然是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把自己当成“真理”的化身,形成显而易见的不平等,根本不可能让学生自由充分的发现自己,从而体验尊严感、幸福感。应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精神上的歧视、心灵上的欺侮。第二,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社会的最高价值核心和最高社会境界,学校既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又是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典型和中心”。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创造和谐师生关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学校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活得更美好、更有价值。新课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