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标,恰当评价,以评促教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关注课内与课外的学生学习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表现和发展水平。通过对学生评价,让教师在评价学生与自我反思中提高自己。1、行为表现评价行为表现评价是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辨别,有多种方法。教师观察课堂上教师敏锐的观察是行为表现评价的关键。教学目标、学习要素可以指导教师的观察,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思维深度、操作技能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习要素制定评定量表,量表往往分为3~4个水平程度,分别描述各个水平程度。在课堂上,教师还能够观察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情绪表现。课堂教学具有社会性,课堂上生生、师生之间的交往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情绪表现反应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才能高效地学习。如果学生发言积极到位、活动操作符合规则、实验效果明显,说明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教学。如果有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或者精神不集中,就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了。2、纸笔测验评价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试题进行详细分类,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出题时,既考虑测试学生对哪些科学概念的理解,又可以考虑测试学生的哪一项或几项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在测试结果出来后,引导教师逐一分析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水平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纸笔测验试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科学知识题、科学方法题、解决问题的题。根据这样有分类进行试题设计,可以避免回忆与识记的试题量过多,既可以评价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评价相应的思维水平。3、综合评价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记录单、报告单等。或给学生一个研究项目,学生需要经历探究的过程,需要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最后,完成项目研究报告。根据学生的综合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在给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评价效果来反思评价自己的教学。这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改进,促使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