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周期现象》导学案5【学法指导】1.阅读探究课本P3-P5的基础知识和例题,自主高效预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预习自学,然后结合课本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对合作探究部分认真审题,做不好的上课时组内讨论。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学习目标】1.了解周期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感受周期现象对实际生活的意义。2.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3.能熟练地判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周期。4.能利用周期函数定义进行简单运用。【学习过程】一.预习自学(我学习,我主动,我参与,我收获。)(预习教材P3~P5,找出疑惑之处)预习任务:1.什么是周期现象?周期现象具有怎样的特征?每人各自举出至少一个周期现象的实例。2.从周期现象到周期概念:(1)观察秒表,秒针指向12的位置表明是整点时间,经过60秒,秒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我们说,秒表的运动是周期现象,以__________为一个周期;秒针的运动周期是________.(2)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到太阳的距离y是时间t的周期函数,周期是地球绕太阳旋转______圈的时间,即________.概念: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许多事物或现象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出现,这种现象称为周期现象.这个相同的时间间隔就是________.思考: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周期现象呢?自主学习课本P3—P4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①如何理解“散点图”?②图1-1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③如何理解图1-1中的“H/m”和“t/h”?3、已知函数y=f(x),x∈R图像如图所示:(1)f(-2)=;f(-1)=;f(0)=;f(1)=;(2)f(-1.5)=;f(0.5)=;f(0.5+n)=问题: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个函数的特征吗?我的困惑.我的收获.……0xy1234-1-21…………0xy1234-1-21……0xy1234-1-21……1234-1-21……1234-1-1-2-21……二.合作探究(我探究,我分析,我思考,我提高。)(1)已知函数f(x)满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均存在非零常数T,使得f(x+T)=f(x)。求f(x+2T),f(x+3T)本题小结:周期函数的周期有_______个,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引起混淆,常指________周期。(2)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周期为5的周期函数,且f(1)=2005,求f(11)当堂检测1.(1)地球上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是周期现象吗?(2)钟表的分针每小时转一圈,它的运行是周期现象吗?(3)连续抛一枚硬币,面值朝上我们记为0,面值朝上我们记为1,数字0和1是否会周期性的重复出现?2.今天是星期三那么7k(k∈Z)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7k(k∈Z)天前的那一天是星期几?10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100天前的那一天是星期几?3.设钟摆每经过1.8秒回到原来的位置。在钟摆达到最高位置右上方时开始计时,经过1分钟后,请你估计钟摆在铅垂线的左边还是右边?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周期函数的周期T可正,可负。()(2)周期函数的周期有唯一一个。()(3)“)()(xfTxf”是定义域内的恒等式,即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都成立,T是非零常数,周期T是使函数值重复出现的自变量x的变化值。()我的学习总结:(1)我对知识的总结(2)我对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