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中小学说课竞赛初中艺术组临夏市枹罕中学尤晓晶《青春舞曲》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课的一首作品,在全册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既使学生们了解到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就本版教科书而言,它的内容选择,编写体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注意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习兴趣。按照教育性、科学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编写原则,努力编出为学生所接受、所喜爱的精品教科书。本版教科书具有准确诠释音乐教学课程性质,体现音乐课程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的学科特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急吸缓呼”的歌唱方法,以轻快而富有朝气的情绪背唱歌曲,并能用维吾尔族音乐的典型节奏为歌曲伴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帮助学生学会良好的歌唱方法;通过讲解与演示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通过音乐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三)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四)教学难点:学会良好的歌唱方法,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二、说学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对于我们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2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三、说教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原则,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讨论法、表演法等。四、说学法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五、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引情激趣1.介绍歌曲的背景及特点这首民歌是由“西部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个乐句都是基本相同的节奏,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有稍许变化,结尾两小节是乐段的扩充在稍许变化的旋律中,用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最后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结束全曲。2.教师播放视频《天山姑娘》。3.要求学生看后说出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并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分散,因此,运用提问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情景创设,运用视听法、提问法,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欢乐的歌舞场面,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二)整体感知引导掌握31.教师用钢琴弹奏《青春舞曲》并用手鼓伴奏范唱歌曲。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2.学唱歌曲(1)随老师跟唱歌曲旋律。(2)教师唱旋律,学生唱词。(4)教师根据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5)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节拍的韵律感)(6)分小组和组合进行歌曲的演唱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已经趋向于成熟阶段,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三)音乐活动---探究表演展现自我活动一:教师教授新疆舞蹈基本动作。设计意图:通过教授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活动二: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为歌曲伴奏.设计意图:通过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加强学生对新疆音乐节奏的掌握,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四)拓展延伸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概况及主要作品王洛宾(1913-1996),北京出生,原名王荣庭,中国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被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