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阶段:水平五授课教师:宋统珍《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设计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任课教师宋统珍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课以快速跑中的弯道跑为主线,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力求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出发,通过情景激趣、启发指导、分层递进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反复学练,以达到发展学生的快速跑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勇于挑战自我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学练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身心健康。二、教学设计思路本人将快速跑单元安排为七个课时,本课为第三课次,内容是弯道跑。本节课紧紧围绕两个同心圆做文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弯道跑技术。通过直道快速跑与弯道快速跑作比较,让学生不断体会弯道跑的技术动作,并在反复的练习中巩固与提高。在教学中既注重同班级学生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及多层次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三、教材与学情分析弯道跑是跑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日常的生活里也较为常见,学生对这个教材也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差异,很多学生在快速跑教学或比赛中,弯道跑成为制约他们成绩的重要因素。弯道跑与直道跑是两种不同的技术,与直道跑相比难度大。弯道跑的技术关键是跑速越快,身体向内倾斜越大,外侧手臂摆动越大。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蹬地的方法、摆臂的方法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难点是弯道内快速完成向前的跑进。现代的高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又缺少劳动锻炼,加上田径课比较枯燥,又比较累人,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此,我在教学中先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把男女混合两大组,搭起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练习热情。在弯道跑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弯道跑与直道跑有什么不一样”的问题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弯道跑技术特点得以强化。四、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弯道跑的技术要领和动作原理,提高对田径运动的练习兴趣。2.85%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身体内倾、外侧摆臂大于内侧摆臂的弯道跑动作,发展速度素质、技能素质及上下肢的协调性。3.学生们能在各种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刻苦耐劳的精神。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做到身心协调发展。本课次初步预设的教法为:讲解与演示、设疑与释疑、引导探究、分层教学、游戏法、竞赛法。学生的学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分析、练习法、竞赛法、自我评价与互评。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突出运动主线,突出合作学习,力求做到合理紧凑、流畅、循序渐进。五、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阶段:通过教师用亲切地语言提问200米、400米跑中各有几个弯道跑?学生踊跃回答,导入新课,并通过“开飞机、我问你答快成团”等游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热身活动的兴趣,为进入弯道跑教学做好铺垫。(二)学习与体验阶段:通过“直—弯—直体验跑”、“两人鱼贯跑”的游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体会快速过弯道时身体动作的变化。用日常生活的例子结合挂图讲解弯道跑动作的原理,加深学生对于弯道跑技术动作的理性认识。并在圆的两端分别画上两条相交的直线,以此让学生自主体会“直道——弯道——直道”的动作变化感觉,最后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我参与评价,通过展示、肯定成绩与纠正错误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从而巩固与提高弯道跑技术。(三)恢复身心阶段:教师鼓励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并在音乐的伴随下一起做“软布袋”放松。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学习阶段:水平五学生:高一年级;教师:宋统珍;时间:2013年12月教学内容快速跑——弯道跑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弯道跑的技术要领,以及动作原理,加深对田径运动的了解。2.85%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身体内倾、外侧摆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