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VIP免费

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_第1页
1/2
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_第2页
2/2
学科历史课题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时间主讲教师吕文甫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型常态课教学目标目标:了解以邓稼先和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重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难点: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有效导入导入目标:联系已学过的相关联知识及课内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导入方式:互动式导入新课导入内容:由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兵力和装备都不弱于日军的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自己国家的威海卫港湾内。到新中国建立刚到半个世纪,人民海军就能驾驶着国产的导弹驱逐舰环球访问、遨游世界各地。我们大家才知道发生这么强烈反差的原因在于新中国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那么,新中国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有效精讲精讲目标:了解以邓稼先和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精讲方式:设问式、情境式精讲内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一)“两弹一星”1什么是“两弹一星”参看课本第90页左侧小字内容来引出解释“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再联系课本第91页邓家先的那句话来举例,例如,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说完之后让学生参看91页图片。2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协力攀登科学高峰。他们在缺乏资料的“真空”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蘑菇云”。·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彩色插图3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二)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指导学生观看课本92页插图,体会袁隆平坚持田间劳作的精神。组织讨论:1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惠及全世界,能够多养活许多人口。)2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哪些优秀品质?(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3总结一下,在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A.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制,有效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B.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许多毅然归国的海外华裔科学家们热情投入、无私奉献。C.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1有效精练精练目标:通过学生解答设相关的题目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精练方式:学生先做,重点讲解精练内容:课本93页“练一练”,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A.原子弹爆炸成功;B.地球人造卫星发射成功;C.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教师指出:新中国不但在强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解决民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打造出眼前这一派国泰民安的大好景象和将来中华崛起的锦绣前程。小结与作业通过学习建国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让学生明白我国有些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树立起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以此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业:本课的基础训练(除去拓展空间的内容)教学后记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