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鸟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方案一、听音乐导入1、播放《百鸟朝凤》片段,让学生说说仿佛听到、看到了什么。2、导语揭题: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可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那么鸟妈妈是怎样把他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播放小鸡破壳而出的多媒体动画课件,生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鸡破壳而出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了解小鸡是由鸡蛋孵出来的。2、了解小鸟也是由鸟蛋孵出的,知道一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就是一只小鸟,所以要爱护每一个鸟蛋。看鸟蛋图。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写的就是一个小朋友和两只鸟蛋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两只鸟蛋)生书写、齐读课题。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字就多读几遍。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学习其优点,纠正其缺点。5、齐读全文。三、结合语境,识记生字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3.用多种方法识记。(1)突出三个提手旁的字:捧、抬、投(做动作)走之儿:连、远。口字旁:听、唱。单人旁:仿、佛。(2)可用偏旁带字的方式识字:捧、抬、投,都是表示手的动作,可让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帮助识字,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3)可用熟字带生字的方式识字。如:冷—凉。由此可看出,带“冫”的字与寒冷、冰凉有关。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4)可用换一换、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如:车—连,口—向。注意:向与“像”的区别4、把生字放回课文——生自由读课文。5、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读后指名评价6、分小节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小组内表演读,全班表演读。四、总结。从这篇小课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可爱的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再一次对这位小男孩儿投去敬佩的目光吧五、作业把课堂上收获说给你的家人或好朋友听。第二课时一、巩固字词。1、开火车认读词语: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鸟蛋取下凉凉的好玩一定捧着连忙仿佛抬头目光欢唱高远蓝天投向2、读字组词;有选择地组词造句。二、细读课文,促进感悟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2、全班交流,分小节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课文。2、读这一节,让学生说说我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想象小男孩拿着鸟蛋玩的情景。3、指导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第二小节:1、指名读。说说学懂了什么。(如: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讨论:为什么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2、指导朗读。1)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2)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么?练习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第三小节:学生朗读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演中出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并加以指导或引导(教师范读),读出"我"送还小鸟时小心翼翼的样子。第四小节:1、学生读理解后,质疑。(如: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2、师总结:小男孩仿佛听到了破壳而出的小鸟在枝头欢乐的叫声,仿佛看到了它们在蓝天上飞翔的美丽身影,还看到了小鸟和人类已成为了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带着美好的希望来读读最后几句吧!(齐读第四节,男女生分读)3、喜欢读这篇课文吗?为什么?——再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四、写字指导。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掌握以下重点:1)、写好口字旁——“听、唱”2)、写好“走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