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2018.7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全球治理改革方向(节选)李向阳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形成的,它既有适应当时客观条件的一面,也有不完善、不合理、不适应新形势的一面: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以及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全球治理的难题日益凸显.全球治理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公共属性.贸易投资自由化、移民问题、环境保护、互联网治理、反恐等问题事关所有国家的利益,但全球治理的提供者通常并不能独享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收益,因而缺乏供给的积极性.这就会引发全球治理中的供需失衡:一方面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全球治理供给不足.这种失衡被称为“全球治理赤字”.消除这种赤字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全球治理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规则的非中性.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构件,国际规则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例,倘若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执行同样的减排标准,发展中国家将难以承受.而且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污染严重的初级产品加工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果执行同样的减排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很不公平.而且全球治理又长期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不能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因而,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是全球治理面临的又一难题.全球治理还存在一个“发展缺位”问题.全球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然而,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不能保证所有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获得发展机会,同时也不能保证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群体获得同等的受益机会.这也是当前出现逆全球化浪潮的主要根源.而这种浪潮又给全球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其一,逆全球化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全球治理的基础.当各国都奉行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时,全球治理就失去了意义.其二,在国际层面,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难题需要大国作出更多努力,然而,个别大国拒绝提供公共产品,严重削弱了全球治理的功效.其三,少数大国奉行以邻为壑的对外政策很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那么全球治理就有陷入瘫痪的风险.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大国正在失去应对的积极性和动力,而众多小国则缺乏应对能力.这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就成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的最佳方案.(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8日)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战后的全球治理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能适应客观条件,但不完善、不合理.B.某些国家不肯让其他国家获得同等的受益机会,导致了全球治理的“发展缺位”问题.C.消除全球治理赤字、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逆全球化浪潮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三大难题.D.全球治理规则的非中性特征,是指国际规则对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提出了全球治理的难题,中间三段分述,末段总结上文,指出了解决难题的方案.B.第二段点明了全球治理的公共属性特征后,接着又指出了全球治理供给不足的原因.C.第三段举温室气体减排的例子,论述了在全球治理上发达国家应多承担责任的观点.D.文章挖掘了逆全球化浪潮出现的主要根源,并分析了它给全球化治理带来的新挑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假设2008年没有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如今全球治理的难题就不会这么多而严重.B.全球治理供给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提供者往往不能独享它带来的收益,积极性不足.C.全球治理如果总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就很难得到满足,这不公平.D.要想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必须大小国一起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孙少平已经在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