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六中历史组张美真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了解:(1)孔子的生平(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周润发饰演孔子一、孔子的一生一、孔子的一生尼山降圣,生逢乱世;杏坛授业,万世师表;周游列国,直道而行;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一、孔子的一生一、孔子的一生1、孔子的出生:尼山降圣,生逢乱世相传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在尼丘山上祈祷后,生下儿子孔子。孔子生来头顶中间低、四周高,象尼丘山的形状,故起名叫孔丘,又因他排行第二,遂取字仲尼。一、孔子的一生一、孔子的一生2、孔子的求学:勤学好问,博学多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孔子从小勤奋好学,刻苦读书,还经常向不同的人请教。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和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一、孔子的一生一、孔子的一生3、孔子的教学:杏坛授业,万世师表孔子杏坛讲学图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孔子的教学活动弟子:颜回一、孔子的一生一、孔子的一生4、孔子的政治活动:周游列国,直道而行在齐国的活动:齐景公的顾问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自都要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孔子在齐闻韶乐,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孔子在鲁国的活动在鲁国的活动孔子五十一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王室总管)。第二年,他被升为司空,专管全国建设。不久调任司寇,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院长,摄相事。夹谷之会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会盟,孔子陪同鲁定公赴会。会上,齐君让一批武士手执各种武器,以舞蹈为名,蜂拥而上威慑鲁公。孔子义正辞严地据礼抗争。齐君只好斥退武士,承认失礼。周游列国,直道而行周游列国,直道而行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渐冷淡,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鲁定公时,季孙氏僭越公室,大臣们掌握了祭祀、征伐等国家政事,孔子看不惯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不求做官,专心修诗书,定礼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退修诗书一、孔子的一生一、孔子的一生5、孔子整理文化典籍: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一、孔子的一生一、孔子的一生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图为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墓。6、孔子的逝世:[问题探究1]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1、从政:担任司寇;夹谷之会;周游列国2、教学:”有教无类”,开辟私人办学先河;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3、著述:整理编辑“六经”二二..孔子的思想主孔子的思想主张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中庸之道有教无类二二..孔子的思想主孔子的思想主张张(一)背景: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二)主要内容1、仁者爱人(1)仁的含义:二、孔子的思想主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段话说明“仁”包含什么内容?爱自己的亲人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