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VIP免费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_第1页
1/6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_第2页
2/6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_第3页
3/6
教学案设计课题正负数设计者肖燕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符号的简洁及使用负数的优越性。3.切身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负数史料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借助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来认识正数和负数,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借助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来认识正数和负数,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辅助手段课件板书设计正负数5、6、9、12、100、等都是正数,或记着+5、+6、+12、+100。-2、-3、-15、-123都是负数。5或+5读做正5,-2读作负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二次修改创设情境,记录数据一、创设情境,记录数据。1、第一组数据:小红的妈妈正在减肥,九月份体重减掉4千克,十月份又反弹了2千克。第二组数据:蓝猫商店,九月份盈利5万元,十月份亏损1万元。(学生填表写下表)一、创设情境,记录数据。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老师这儿有两组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我们记录数据要准确、简捷、快速。汇报交流;2、谁能评价一下这种记创设记录数据这一情境,呈现了学生的原认知状态。通过尝试,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优越——简捷明了。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一种数学化的再创造的过程:由繁到简、由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充分感悟了负数产蓝猫商店盈亏情况九月份:万元十月份:万元小红的妈妈正在减肥九月份:千克十月份:千克录方法?联系生活,认识负数2、谁能评价一下这种记录方法?生:简捷明了。3、小结:这种记录方法创造性地用到了负数。4、减4千克可以读成负4千克,加2千克可以读成正2千克。+5万元、-1万元又可以怎么读呢?生:正5万元、负1万元。二、联系生活,认识负数。1、介绍有关负数的史料。屏幕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为正,以支付的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的算筹表示正,黑色的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2、回忆自己见过的负数。⑴请你说一说你在哪见过负数?生1:天气预报中,零下的温度就用负数表示。生2:我还在电梯里见过,地下一层用-1表示。生3:我还在计算器上见过。生:拨出7-9=-2⑵(出示存折)谁能说一说-600是什么意思吗?生4:表示从银行取出600元。那+2000元表示什么呢?生5:存入2000元。3、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⑴谁能从温度计上读出上海的温度?生1:零上2摄氏度。生:0摄氏度。生:零下4摄氏度。⑵零摄氏度记作:0℃,零上4摄氏度可以记作:+4℃或4℃。那么零下4摄氏度可以记作什么呢?(写在纸上)⑶“-”这个符号表示什么?生:表示的是零下的温度。⑷+4℃、-4℃表示的是同一个温度吗?3、小结:这种记录方法创造性地用到了负数。4、减4千克可以读成负4千克,加2千克可以读成正2千克。+5万元、-1万元又可以怎么读呢?二、联系生活,认识负数。1、介绍有关负数的史料。同学们,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是咱们中国。2、回忆自己见过的负数。⑴负数一直延用至今,请你说一说你在哪见过负数?老师正好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请看(播放中央台预报的天气预报)(出示计算器)请你来演示一下。⑵(出示存折)谁能说一说-600是什么意思吗?那+2000元表示什么呢?3、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显示:上海、南京、北京的景物图片,旁有温度计显示当天的温度。)⑴谁能从温度计上读出上海的温度?南京多少度呢?北京呢?⑵零摄氏度记作:0℃,生的必要性。了解关于负数的史料,增强民族自豪感。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并对这些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适时引导与点拨,恰到好处。结合天气预报中的温度,了解负数的意义。学生刚刚接触负数,所以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负数的大小,避免过早地研究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每个学生都来拨温度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用语言活动生:不是,+4℃是零上的温度,-4℃是零下的温度。4、比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