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南县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3年至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凡主观性试题,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一、卷面书写。(4分)从答题纸的整体书写情况来判分。必须严格要求,拿出专人评分,不能与作文混在一起,不然就失去了作用。比例是4:3:2:1:0。二、积累运用。(30分)1、B2、A3、D4、C5、A6、D7、D8、①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②你当年新生的禾苗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③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④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⑤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⑥霸业可成,汉室可兴。⑦亲贤臣,远小人。⑧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⑨了却君王天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⑩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每句1分,错一字不得分。9、示例:想与欧阳修相拥同游醉翁亭,想与苏东坡相约夜游承天寺。想跟随竺可桢先生去解读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想跟随闻一多先生去聆听他那响彻云寰宇的最后一次演讲。必须与原诗保持相对或相对,否则不得分。每句1分。10、立春过后,冬天悄悄的溜走了,春天则洋溢着笑脸花枝招展地向我们走来。三个词都用上1分,有修辞且形象1分。11、《简·爱》,夏洛蒂·勃朗特。各1分。三、阅读理解。(36分)(一)古诗歌阅读。(4分)12、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每答出2个景物可得1分)1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分)。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1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14、①数:多次。②等:同样。③间:私自,偷着。④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⑤徒:只是。⑥尽:全部得到。⑦枉:委屈。⑧胄:后代。⑨诚:的确,确实。⑩遗:给予。15、A16、①如今如果把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②然而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什么样办法?③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的接受正直的进言。每句中一个重点词译不出扣0.5分,若有两个译不出或错译,该句不得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17、①遂:于是,就。②书:写。③旦:第二天。18、B19、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敢逃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每句中每个重点词译不出扣0.5分。20、天祥被俘押到潮阳见弘范时不畏敌军;而对弘范的诱降和敌军的优待誓死不从;临刑从容。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三个给2分。(四)现代文阅读。(13分)21、追寻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为线索或思考人生的真谛为线索。22、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23、①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②对旧照片窥视欲久盛不衰。③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每个1分。24、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作者读书的认真(1分),也写出了作者对书林杂芜现象的不满(1分)。②书反映了人生百态(1分);人生如书,要坚韧地追求生活的真谛,书写美好人生(1分)。25、内容: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结构: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起了议论。各1分。四、写作。(50分)按中考评分要求:一类卷:45-50分。二类卷:38-44分。三类卷:30-37分。四类卷:21-29分。五类卷:20分以下。说明: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①深刻透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2-5分,但合计作文总分最多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