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除三害教学设计VIP免费

除三害教学设计_第1页
1/7
除三害教学设计_第2页
2/7
除三害教学设计_第3页
3/7
《除三害》象山县爵溪学校俞秋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这册教材中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单元的配套阅读课文。课文根据《世说新语〈周处〉》改写的,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情节生动,画面感强,想象奇特丰富等特点。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恶霸周处由于不明事理,作恶多端,遭人怨恨。后来有人出主意,用激将法让他去除掉害人的猛虎和恶龙。周处果然中计,杀死了猛虎和恶龙。周处的壮举非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听到的却是人们欢呼他死的声音。人们的举动让周处决心痛改前非,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课文中的三害是指猛虎、恶龙及周处强悍暴烈、横行霸道的恶习。2.赏析并能转述“除恶龙”这一情节。3.结合课文,能发挥想象写一写周处除猛虎的情景。4.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教学重点】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教学过程】一,导入1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姓之间就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民间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则动人的民间故事。《除三害》2读课题让学生有力地读一读,轻轻地读一读,快速地读一读3质疑课题,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哪三害?谁除三害?怎么除三害?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打开课文,边读边思考,哪三害?谁除三害怎么除三害?结果怎样?这些问题。2,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相信这些词语都难不倒你们吧,谁来读一读?请四个小老师来领读,读给同桌听,小组读,齐读。3,请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猛虎、恶龙,周处,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后齐读3是的,猛虎、恶龙,周处并称为三害,那么谁除三害?生:周处师板书周处4文章中哪些词语体现了除的意思?你能找到吗?生:杀伏(是用在猛虎身上的)剁降(是用在恶龙身上的)周处能除掉自己吗?这里的除是什么意思?生:痛改前非。师板书:改掉5教学痛改前非,改就是改正,前就是以前过去,非就是错误不对,那么痛改前非连起来就是彻底地改正过去的错误。彻底地改正过去的错误就叫做痛改前非。那么周处以前到底做过哪些不对的错误的事情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6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先齐读这句话,看到红色字体了吗,我们来有力地读一读,再读红色部分。师问:看着这些红色字体,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一幅幅令你厌恶的、痛恨的画面?你好像看到了,你好像听到了……生……读出你对周处的憎恨之情,走在街上,可能有人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对着人家拳打脚踢,他就是这样性格暴烈,欺侮百姓。是啊,性格暴烈,横行霸道的周处就这样成为了人们眼中的三害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有一首小民谣是这样唱的:一起来读一读: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无人敢于论短长,只能背后说抱怨。人们才不敢当面对他说话,只敢背地里偷偷地抱怨。7我们来抱怨抱怨: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百姓永远安宁的日子。。是啊,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8再让学生齐读,正因为如此,百姓们就想办法让周处去除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但是他周处可是三害之一啊,怎么会想到去为民除害呢?生: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孩子们,现在你就是那个壮着胆子勇敢的人,我就是周处,谁来夸夸我,只有你们夸得我心服口服,我才能心甘情愿为你们除害呀。生……哦我知道了,原来周处不是为民除害,而是中计了,你们知道是中了谁的计吗?是中了百姓的激将法。你们可以叫我什么?周大侠,周英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周英雄吧“周英雄,你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没有谁能比得上你。”你们夸得我心服口服,我觉得猛虎恶龙只敢欺负你们这些胆子的,看我去收拾他们。9中计了,孩子们,那你们看这样周处去除猛虎恶龙,真的是为民除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除三害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