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科版选修3-5泰州实验中学高二物理备课组课前自主学习答案1.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2.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是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90°,个别的甚至接近180°。3.卢瑟福从行星模型得到启发,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这是一种联想思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质量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和高速旋转。4.由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卢瑟福估算的结果是:原子核的大小的数量级在10-15m-10-14m。学习目标1.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现象,了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以及提出此模型的实验依据。2.认识实验对理论发展的重要作用。3.知道物理模型建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学习重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以及现象分析,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习难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分析。一、枣糕模型汤姆孙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像枣糕里的枣子镶嵌在原子里面。电子正电荷二、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和现象1.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黑箱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2.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显微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3.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注意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90°,个别的甚至接近180°。讨论交流1用汤姆孙的枣糕模型能否解释α粒子大角度散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四方面去考虑:(1)α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2)按照汤姆孙的枣糕模型,α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3)1微米厚的金箔内含3000层原子层,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仍沿原方向前进说明什么?(4)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极少数ɑ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按照汤姆孙的枣糕模型,①碰撞前后,质量大的α粒子速度几乎不变。只可能是电子的速度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即使是非对心碰撞,也不会有大角散射。④实验中发现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α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上。②对于α粒子在原子附近时由于原子呈中性,与α粒子之间没有或很小的库仑力的作用,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的分布,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原子两侧正电荷将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α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所以α粒子大角度散射说明汤姆孙的枣糕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③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三、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内容: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高速旋转。讨论交流2如何用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2.少数α粒子(约八千分之一)发生了较大的偏转。3.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90°。第一条现象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第二现象可看出,α粒子受到较大的库仑斥力作用第三条现象可看出,α粒子在原子中与比他质量大的多的原子核距离非常接近3.原子核的大小半径大小(数量级)类比原子10-10m足球场原子核10-15m-10-14m一根小草4.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理解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中,带正电的原子核像太阳,带负电的电子像绕着太阳转的行星。在这个“太阳系”中,支配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电磁相互作用力,即库仑力。因而这个模型又被称为“行星模型”。四、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理论的矛盾1.绕核旋转的电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