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25/2/14阅读教材P90--95。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1、什么是自由?3、平等的含义是什么?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如何?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平等的真谛25/2/14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2)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P91网络暴力视频警惕网络“隐形刀”恶之花:网络语言暴力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法律P91探究与分享: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25/2/142、自由的含义及体现(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2)自由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无法治不自由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自由1.你觉得是否能转发?为什么?2.法律保障公民言论自由权,为何又要限制公民言论?8-3425/2/14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哪种开会方式更受欢迎?为什么?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5/2/141、平等的含义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法眼看平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继承法:“继承权男女平等。”劳动法:“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拓展空间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尊重。思考:“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25/2/14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P95法眼看平等虽然维权路很艰辛,她经过15个月维权之战,最终拿到了11000元的赔偿款。她最终胜诉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安徽宣城籍女大学生江亚萍想应聘南京市人社局工作岗位,电话咨询报名,却因非南京户籍被拒,于是她决定诉诸法律,她打赢官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