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设计合肥市卫岗小学陆晓峰2014年10月16日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3~86页内容。教材简析: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3首先出示一组实物图片,包括蝴蝶标本、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和飞机模型,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然后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至此,教材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把上面的实物图片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例4引导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用折、画、剪等方法“做”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帮助他们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试一试”主要让学生从新的角度丰富对相关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第84、85页“想想做做”目的是让学生培养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觉,锻炼空间想象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动手做”着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你知道吗”力图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体会“对称”的科学和美学价值。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直觉”,已经认识了常见的几种平面图形。基于这样的学习基础,本节课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主要通过观察和操作两种方式来展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剪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感受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对称现象,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体会“对称”的科学和美学价值。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正确识别简单图案或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学具准备:课本第107、109页图形、剪刀、水彩笔、卡纸。环节设计:环节学生自学事宜教师引导事宜媒体导入(1分钟)学生回答。出示主题图,提问: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它们在外形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说明: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课件明确自学重点(1分钟)明确自学重点。出示自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板书围绕重点自学(8分钟)分两次开展个人自学:1.个人自学:课本第83页例3(4分钟)2.个人自学:课本第84页例4(4分钟)巡视指导,适时点拨。(个别点拨,指导学困生)交流自学情况(7分钟)例3:小组讨论(4分钟)全班交流(3分钟)巡视指导,参与讨论适当点拨。1.还有哪有物体也具有对称的特点?2.在把这些图形对折后,你有什么发现?点拨自学得失(5分钟)学生质疑教师集中点拨。例3: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例4:怎样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先对折,再画出一半的图形,剪下来展开。板书巩固自学成果(18分钟)1.完成第84页“试一试”。2.完成“想想做做”第1~4题。3.课后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和“动手做”。1.集体订正第84页“试一试”。2.“想想做做”第1~4题小组订正。(加强巡视,关注学困生)课件板书设计认识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