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6.美猴王教学设计VIP免费

6.美猴王教学设计_第1页
1/3
6.美猴王教学设计_第2页
2/3
6.美猴王教学设计_第3页
3/3
6美猴王教学设计主备人:课型:自读课授课时间:第周班级:姓名:座号:一、学习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2、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3、品味本文生动准确生动的语言。二、学习重点:分析美猴王的形象特点。学习难点:品味语言的准确生动。三、学习时间:2课时。四、《西游记》及其作者的简介。《西游记》全书共100回,是吴承恩对传统题材加以改造,注入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再创作而成的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全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7回),叙写孙悟空的出身,交代他被众猴拥立为王,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二部分(第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去取经。第三部分(第13~100回),写取经的经过,这是全书的主体,主要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取到真经,自己也成了“正果”。《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本文是从本书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节选出来的,这里节选的是全书的开端,写美猴王的来历。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五、预习要求: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镌()迸()裂石碣()瞑()目麋()鹿滔滔不竭()2、解释词语喜不自胜:迸裂:3、熟练朗读课文。六、仔细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1、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把课文分为三部分,并概括出各部1分的主要内容。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里?2)石猴有哪些性格特点?可以从哪些内容体现出来?提示:你可以从故事情节、石猴的动作、语言描写中归纳出石猴的特点。3)石猴是集猴、神、人的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请你指出“猴”、“神”、“人”的具体表现。3、本文语言通俗、生动、简洁,请找出文中用得恰当的动词,并作简要分析。例:第4段第1句的蹲、纵、跳等动词,写出了石猴的勇敢无畏。七、请你选择《西游记》中你最喜爱的一个片段(课内课外都可以)讲给同学听,并评点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八、练习。1、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题目:1)第3段中的“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一句表现了石猴的性格特征。2)第4段中的“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一句表现了石猴具有的性格。3)第4段中写石猴主要运用了和的描写方法。4)用简洁的句子概括这两段课文的主要内容。2、请你写出三个或三个以上有关孙悟空的故事。26美猴王教学设计(参考答案)六、1、开端(1):写猴王出世。发展(2~3):写石猴的山间生活和发现瀑布。高潮、结局(4):写石猴发现水帘洞,率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2、1)引导学生从石猴的身世、行为、语言等几个方面探讨,得出美猴王的“美”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这三个方面。作者通过这三方面生动的描写,主要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和带领群猴迸住这两件事的描述,刻画了美猴王这个令人喜爱的形象。2)、3)石猴出世——神异出众(神)山间生活——活泼好动、机智灵巧(猴)自荐探泉——胆大超群发现水帘洞——勇敢灵巧、本领高强、聪明过人、见识超群(人)被拥为王——聪明能干,有组织能力。3、第2段中的食、饮、采、觅等词使用恰当,句式整齐,写出了猴子的特点。第4段中的跳、抢、夺、占、争、搬、移等一系列的动词,无不合乎猴子“顽劣”的特性。八、1、1)勇敢2)热爱自由,不愿受拘束3)动作语言4)写石猴发现水帘洞的经过。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6.美猴王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