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对学生心灵的唤醒东辽一高中潘晓红第二节热和内能呈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以物说理,见物思理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什么是内能?2.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知识回顾: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如何使它温度升高?一.热传递:1.定义: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并将持续到系统间达到热平衡,即温度相等,这个过程称为热传递。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3.热传递实质上是传递内能的过程,结果是改变了系统的内能.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4.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任务一:二.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改变量的量度。在单纯热传递中,传递的热量Q与内能改变ΔU的关系:①系统的内能增加多少时,就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即ΔU=Q.②系统的内能减少多少时,就向外界释放多少热量,即ΔU=Q.任务一:题号答案1BD2AB3C4AD5B自主学习检测交流讨论:任务一:如何正确理解热量?1.热量是用来衡量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多少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热量。2.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释放多少热量。题号12答案BD自我检测任务二:热量、内能、功及温度有什么区别?交流讨论:1.热量是用来衡量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多少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离开过程,毫无意义。2.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由系统的状态决定,宏观上由物体的摩尔数、温度和体积决定;微观上由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数、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决定。4.温度是系统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的标志。虽然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但是传递的不是温度,而是内能。3.功是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是过程量。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系统内分子随整体的有序运动,转化为另一系统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过程,是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转化过程。题号12答案CDD自我检测任务三: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交流讨论:1.对等效的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两种方式均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如果不知道系统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时,仅从内能的改变无法区分系统所采用的是做功还是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改变的。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区别与联系做功热传递内能变化物理实质实现条件相互联系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其他形式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不同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宏观运动来实现存在温度差,分子的微观运动来实现做一定量的功或传递一定量的热量在改变内能的效果上是相同的题号12答案ADCD自我检测科学足迹对于“热是什么”,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热的物质说(热质说),另一种是热的运动说(热动说)。在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以及古罗马的卢克莱修的著作中出现了“热是物质的”这种说法:“热把空气一起带来,没有热也就没有空气,空气和热混合在一起。”戴维的实验简介1799年,英国科学家戴维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在一个同周围环境隔离开来的真空容器里,用一只钟表机件使两块冰互相摩擦熔化为水,而水的比热容比冰还高。在这里“热质守恒”的关系不成立了,戴维由此断言,热质是不存在的。戴维的实验彻底摧毁了热质说,并为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整个热力学是在热质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为热平衡方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热质说逐渐否定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和确立的过程。了解课堂小结:1.知识总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产生条件热量的含义改变内能的方式2.方法总结:对比法高考链接高考链接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CD2.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B.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