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第一首《长歌行》简介《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原文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③朝露:清晨的露水。晞(xī):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④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⑤秋节:秋季。⑥焜(kūn)黄:花叶枯黄、衰败。华(huā):通“花”。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百川东流到海,什么时候回头西归呢?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⑧少:年轻。老:老年。徒:白白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译文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课外古诗第二首《野望》简介《野望》写的是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尾联用典,表达了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原文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释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②薄暮:傍晚。③徙倚(xǐyǐ):徘徊,来回的走。④依:归依。⑤落晖:落日。⑥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⑦禽:鸟兽,这里指猎物。⑧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译文傍晚在东皋向远处眺望,(独自)徘徊而心里无所依托。群山和树木都已经枯黄的颜色,起伏的山峦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更加萧瑟。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圈,猎人骑马带着猎物归来。举目相望竟没有一个人相识,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蔷薇》,怀念古代的隐士伯夷和叔齐了。赏析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课外古诗第三首《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此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原文】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体裁】五言律诗木落①雁南度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③,遥隔楚云端④。乡泪客中尽⑤,孤帆天际⑥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