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分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7.一分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活动方案】课前准备:1.认识钟表,大致了解一分钟。2.通过书籍查找资料,了解人们一分钟能做什么事。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同时勾画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读一读。2.大声读一读红苹果和绿树叶中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并说一说你都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结合识字方法识字)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小组选代表展示。5.组长评议。活动二:生字我写得好1.自由读一读“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占结合格位置。2.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注意哪一笔,提醒提醒其他小朋友。3.自己试着写一写。4.小组评选出“小小书法家”。【检测反馈】一、连一连。零闹哈迟叹决元定钟息分元欠到二、想一想,填空。一、导入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是《一分钟》。“钟”是本课要学的生字,谁会读?(你的翘舌音读得很准);齐读。你有好方法记住它吗?(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组词。(钟表、闹钟、分钟)2、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节课有(40)分钟,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却是(1)分钟,1分钟和40分钟相比感觉时间很短。课文中的主人公也认为一分钟很短,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就是因为这一分钟,却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分钟》。(板书课题)二、活动过程预设如下交流点: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如下交流点:1.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读一读。(2)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谁知道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六个)下面老师就请六位小朋友合作朗读,其他的小朋友要仔细听。(师随机纠正学生的错误)2.认识生字:把你认字的方法教给其他同学。(1)零:后鼻音;在本课中读“līng”,丁零零是闹钟的声音,谁能模仿闹钟的声音?(你的声音真清脆)除了闹钟的声音是丁零零的,还有什么声音是丁零零的?(门铃、自行车铃、上课铃等)课文中说“丁零零,闹钟响了。”请你仿照这个句式说一说:“丁零零,_________响了。”(2)哈欠:“欠”本音读第四声,齐读,和“哈”组成词语时就变成了轻声。你平时怎么打哈欠的?嘴巴张的大大的,所以“哈”是口字旁。(齐读)(3)闹:字谜“大门里面是市场。”你能给“闹”组个词吗?(热闹、闹腾)(4)小朋友们生字学的真不错,下面老师把拼音去掉,看看大家是否还能读准。(开火车读)3.课文主要讲了元元多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20分钟的事。活动二:生字我写的好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叹:是()和()组成,共有()画。包:是()部首,除部首外有()画,组词()。迟:有()画,部首是(),音节是(),组词()。点,占格位置,学生提示书写时注意的笔画,师补充。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进行书写示范。重点指导“包、迟、闹、叹、哈”五个字。“包”:里面的“巳”要封口。“迟”:“尺”末笔捺变成了点,是个长点。“闹”:门字框一点要写的大,把“市”包在里面。“叹”和“哈”: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字旁要写的小一些,第三笔横正好写在横中线上。3.翻开本子,拿出铅笔,头正,身直,脚放平,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在本子上练写生字。(老师巡视,相机指导)4.小组选出各组的“小小书法家”展示。(师进行评价)三、检测反馈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刚才你们抓紧了一分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