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从众与自主第一课时时间:年月日星期:课题剖析从众本期总节数1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正确选择,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力目标正确认识从众现象,避免盲目从众行为,培养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从众的含义,了解导致从众的原因,明确从众行为的利弊。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避免盲目从众行为。教学难点认识从众的两重性。教学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呈现一组有关围观的漫画:一群人聚在一起围观,每一个围观的人都在问别人发生了什么事。尽管没有人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但是围观的人却越来越多……教师提问:如果在街上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直观认识从众现象。活动一:游戏:比线条模仿心理学家阿希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具体实验操作过程见活动设计“‘比线条’游戏”。实验后,向学生公开结果,让被试谈谈自己做选择时的心理过程,并分析自己从众的原因。体验从众现象的存在、发生过程及原因。活动二:观察生活中的从众现象放音像资料:从众现象(见本备课系统的“多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资源“从众”)。讨论:通过刚才的资料,你会发现,人们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从众行为?教师总结:从讨论中我们发现,从众现象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认识从众现象的存在。活动三:什么是从众学生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生活中的从众现象,并理解从众的概念。学生讨论,教师记录重要的观点。“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讨论的方法。在讨论中,所有的主意都将记录下来,等到讨论结束以后才对每个主意或方案予以评价。这种讨论方式,能真正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而且让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有了发言的机会。例如:别人怎么说,我自己就怎么说,这就是从众。和大家保持一致就是从众。和社会要求保持一致才是从众。教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看看心理学给出的定义(参见教科书第53页)。从现象揭示产生从众的原因。活动四:翻叶子游戏3~4个学生为一个小组,站在1平方米左右的一块布(或者一块垫子)上。这三四个同学要互相配合(比如要相互扶着,这样才能都抬起一只脚来),只能用脚,不能用手,把这块布翻过来。在这一过程中,任何学生的脚都不能踩到地面。(也可以两个同学配合,这样降低游戏的难度,更容易成功。)游戏后,请成功的小组谈谈体会,从而感受从众现象的积极意义。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深入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从众现象是有利的?(例如:对公共道德的遵守,“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掀起的航天热,等等)体验从众的积极意义。活动五:面对压力生活中除了积极的从众外,还有另外一种从众,让我们看小品表演。表演内容见教学活动设计二“面对压力”。讨论:你怎样看待小明的行为?了解消极的从众现象。课堂小结从众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条件下,从众有利于保证团队意识,提高团队的活动效率,但是盲目从众是消极和有害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