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集体活动:活动名称:大班综合:喜爱钟表的国王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时钟的外形。2、在故事的情景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帮助幼儿建立时间的概念,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大胆表达、表述。活动准备:1、PPT课件。2、水彩笔、A4纸每人一张。活动重难点:1、重点:在故事的情景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难点:帮助幼儿建立时间的概念,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大胆表达、表述。活动过程:一、认识时钟1、教师出示一个圆,问幼儿:像什么?(幼儿回答问题时终点关注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2、教师提问:如果把圆变成钟表,还需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数字?数字的排列有规律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3、认识时间(了解怎样认读时间,如:1点整、13点)4、谈话:我在几点做什么。5、认识各种名称的钟表:台钟、落地钟等。出示各种钟表的ppt:人们很聪明,为了方便看时间,还设计了可以摆在各个地方的钟表。(引导幼儿逐一认识台钟、落地钟等,鼓励幼儿大胆交流,激发对钟表的兴趣。)二、欣赏故事,熟悉故事情节。1、交代故事名称。教师:你们喜欢钟表,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钟表,看看,他是谁?(引出故事名称:喜欢钟表的国王)教师:你从哪里看出他是国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物的穿着,打活动过程扮)教师利用ppt讲故事,幼儿欣赏。故事讲到“国王就下令把全国所有的钟表都送到他的皇宫里”时,插问:人们没有了钟表,你觉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2、幼儿分析讨论,感受故事情景,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1)国王为什么恶的肚子咕咕叫,厨师还是没有送上早餐?(2)小鸟为什么无精打采,唱不出美妙的歌声?(3)国王来到大街上巡视,为什么没人出来迎接?(4)集市上的人为什么会打架?(5)发生这一切事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么来解决呢?三、幼儿表达表现1、通过介绍,让幼儿知道时间和自己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师:平时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2、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作息习惯。3、感受一分钟,帮助幼儿在建立时间概念的基础上,知道珍惜每一分钟。教师:小朋友,你觉得一分钟是很长呢?还是很短呢?你认为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用定时器帮助幼儿感受一分钟)四、活动拓展请幼儿用一分钟画出一个手表或时钟活动反思:《喜欢钟表的国王》是一本绘本故事,我借助这个故事把科学领域和语言领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活动第一环节主要帮助幼儿认识时钟的外形,为了达到效果,我在提问上进行了细心的琢磨,如“钟表上有什么啊?有哪些数字?”孩子们表达的愿望非常强烈,就此,我把钟表的主要特征、各种不同钟的名称交给孩子。本次活动目标设计的符合幼儿年龄,大班幼儿已经接触过钟表,本节课我们在说说谈谈中,提升幼儿对钟的认识。而在一系列的提问中,充分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的积极性,通过电教手段,很快有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钟表。在第二个环节中,运用故事让幼儿理解如果没有了钟表会怎样。借助故事,幼儿很形象的感受到由于“国王下令把全国的钟表都送到皇宫里”,所以发生了“饿肚子”、“没人迎接国王”“打架”等事情,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时间对人们日常生活多重要。本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际,幼儿的兴趣点较高。同时,又结合了我们最近正在进行的主题“生活中的数字”,加深了幼儿对钟表的认知经验。在本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继续端正自己的教姿教态,规范自己的手势站姿,在教学中,如果将用手表计时改为用计时器或钟表等这样既有滴答滴答声又能引导幼儿直观看到时间的变化的会更好。在教学内容上稍加严谨,则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