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说明文中神话传说的作用。2.本文中数字的准确性。(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兴趣。2.使学生掌握一些说明文的知识。(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宇宙空间奥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今天努力学习明天才能报效祖国。2.宇宙空间无边无垠、奥妙无穷的自然美和神话传说的艺术美。【学法引导】概括段落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展开想象复述神话传说,联系历史知识,比较人类社会处于原始时期与现代文明时期的变化,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重点在于时说明文知识的讲解。难点:难点在于对文章中隐含的人生哲理的分析。【课前预习】1.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题是引用杜牧的《秋夕》诗的结尾句。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你从题目中还能获的哪些信息呢?2.文章通过对牵牛星和织女星以及相关的天文知识的介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宇宙空间,从而激发起我们探索宇宙空间的兴趣;也暗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点哲理思考,你有没有和作者一样的感悟呢?谈谈你的看法。【课时安排】l课时【教具学具准备】1.投影片:①生字记号;②随堂练习。2.有关的天文图。【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二)阅读课文1.查字典,了解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的词义。2.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天文数据,想一想这些数据对本文所起的作用。3.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神话传说中的关键词句,准备复述故事。4.理清本文的结构。(三)归纳本文的结构(四)师生共同研讨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说明牵牛星、织女星和天文学知识,为什么先从杜牧的《秋夕》诗和中西方有关传说写起?2.文章哪些地方能体现“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的特点?3.第4段首“前面抄录的诗也就是这样的一首”,“这样的一首”怎样理解?4.说明天文知识的语言表达与介绍神话传说的语言表达相比有什么不同?是怎样体现的?5.文中说明了哪些天文学的科学知识?6.根据题目,文章应说明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天文知识,为什么还要说到光年、星球无数、恒星移动、银河系等天文知识呢?7.第9段中,有些地方运用比喻手法,不也很形象生动吗?这与记叙文中运用比喻手法有什么不同?8.究竟应怎样理解“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这句话?9.在介绍天文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六)总结(七)布置作业(八)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