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八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设计学科:____________________学年: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讲课题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必修/选修:2章1节主备人参加教师课时周期年月日—月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能力目标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情感目标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本节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本节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用具上课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学内容我的补充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讲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其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基本相同,但也有区别。(示卵细胞形成过程挂图,并随讲授内容完成板书)提问:请同学们将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相比较,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处?(答: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着丝点的分裂,最后形成的卵细胞,它的染色体数目也比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不同点:每次分裂都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小的叫极体,极体以后都要退化,只剩下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是形成4个精子;卵细胞形成后,不需要经过变形,而精子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有时会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这种现象称为交叉互换,容易引起生物的变异。判断分裂图象实验:P21(指示课本中减数分裂图解相应处,教师粗略介绍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奇数减Ⅱ或生殖细胞染不有丝色有配对体偶数同源染色体有减Ⅰ无减Ⅱ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