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教师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解读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行为改变的要求,分析教师角色行为的变化,分析课程更新引起的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研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改革要求。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客观地意识到教师行为改变所面临的困难。教师通过教学行为的改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即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教师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解读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行为改变的要求,分析教师角色行为的变化。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或重塑。要推广素质教育,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前提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多少年的教学改革,都在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传道授业”这一传统的立场上所以在教学行为上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或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也习惯了听老师讲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应对各种类型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