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教学目标:1、了解悼词的常识。2、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3、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悼词的常识。2、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3、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她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诺贝尔奖;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科学家;世间最顽强的女性;伟大的爱国者;成功的母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居里夫人。二、走近居里夫人1.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表现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死,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种抑郁,就会使她的外貌严肃,甚至使人误解。这并不影响她走自己的路。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2、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后加入美国国籍。物理学家,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特别是相对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3、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的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的悼念会。爱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爱因斯坦又是从哪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悼念玛丽·居里》。4.关于悼词:悼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职务、逝世原因和时间及终年岁数;(2)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按表达方式分,悼词可分为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和抒情式悼词三种。三、小组探究,研读文本1、自由地轻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篇悼词,爱因斯坦是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2、文中介绍了居里夫人怎样的道德品质﹖3、一般的悼词表达悼念者怎样的情感﹖(悲伤、缅怀„„)而这篇悼词与一般的悼词不同,它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赞扬之情”的词语。幸运地、崇高而真挚的、极端的、哪怕、面临„„4、明确文章层次: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四、悼词特点:1.精准性:2.简洁性:3.通俗易懂:五、作业1.请大家把你自认为与居里夫人的差距做成一张小卡片,贴在你的案头,以此为激励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2.为伟大的鲁迅先生写一篇悼文。六、共勉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这件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居里夫人《我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