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教学重点: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教学准备: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分小组讨论所带包装盒的装饰特点,并抽学生作全班交流。通过讨论得知:包装底色、纹样、文字是包装上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从而引出课题“画龙点睛”。(二)通过欣赏图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同时渗入地方民间美术学习与教育1.在一段羌族音乐中,教师出示以羌绣图案装饰的羌族服饰或羌族配饰,学生小组欣赏评述总结羌绣的主要图案与色彩,知道羌绣图案所用丝线以红色、白色、蓝色、绿色、黄色为主,纹样则以植物花卉、云纹、羊角纹为主。明确羌绣图案灵感来自于大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2.教师板书绘制羌绣主要图案纹样,为后期包装制作提供纹样参考。3.看教材第8页3、4图,学生自学探索研究并发现纹样在包装上排列是以点状、面状排列出现。4.教师示范用橡皮泥作为媒体,并用羌绣图案纹样装饰包装示范,学生直观感知羌绣图案在包装上的运用,突破教学重点。(三)小组合作,艺术实践1.教师出示作业要求:用羌绣图案纹样,配以有趣的变形汉字装饰旧包装,让纹样、文字在包装上起到画龙点睛的美化作用。2.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并适当地予以技术指导。(四)作业展示,分享劳动喜悦教师提供展示台,学生把小组完成好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作全班交流;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补充点评为主要评价手段。(五)课后拓展,开拓学生视野教师出示几张羌绣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启迪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给予羌绣新的生命,让它走出国门,走上世界大舞台。